“知识就是力量”与“知识未必就是力量” ----2014年秋季开学典礼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
英国思想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它强调在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人们需要努力学习、追求知识,知识越多越强大,知识越多越有利。因为知识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你拥有知识就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所以人们常说,知识是力量的源泉,是智慧的化身,知识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是年轻人前进的助推器。拥有多的知识,你就可能具备更多的能力,你就可能走上人生的快车道。你看,诺贝尔奖获得者赢得全世界的赞誉,人们把各大学拥有多少院士作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身边的“学霸”也能让许多获得老师的称赞和家长的羡慕,这也说明“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也有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表达有缺陷,值的商榷。如过度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可能导致有些学生只追求知识,放大自私之心,导致集体主义的意识淡薄,甚至在学习分数上恶性之争。我们特别要告知同学们,附中看中分数,希望中考、高考中有所作为。但是,我们要告知同学们,附中不认为分数就是一切,分数只是评价学生的一部分。希望你们智商好,也希望情商要好,做一个关心集体,富于爱心,讲究诚信,全面发展,能融入群体,永远有朋友的人,不仅走得快,而且要走得平稳,走得久远。
过分强调“知识就是力量”还会走向反面,反面的事例的确也不少。“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智商高的人有两种“前途”——当科学家或者蹲监狱(不少罪犯的智商并不低)。汉奸秦桧当年还是高考(科举)状元;抗战时期,的确有一些留日学生成为日本傀儡政权的帮凶;如今博士硕士成为犯罪分子的也不少见。所以说,人的发展一定要方向正确,健全心灵与情操。否则,可能会危害社会,作恶更大,缘木求鱼。
同学们:世上没有万古不变的绝对真理,辨析这两句话也不是三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知识的确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做人。追求知识,又提高人的修养,完善人格,努力做一个光明的人,向上的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谢谢!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