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两面性

作者:初二(1)班 陈浩田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二(1)班的陈浩田,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世界杯的两面性。

  在场有不少同学,特别是男同学,都是足球迷吧。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作为世界上最富有影响力的足球赛事,它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四年一次的万人空巷,四年一次的足球狂潮,我觉得足球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用一句经典的话概括,就是 “足球是圆的”。这句话来源于1954年时前联邦德国队夺冠后,主教练赫贝格的感叹。因为在小组赛时,前联邦德国队以3:8败给了他们的决赛对手匈牙利队,而在决赛刚开场8分钟又被匈牙利队打入2球的不利局面下,最终以3:2的比分逆转取胜并夺冠,从而引发了赫贝格的这句感叹。这句话象征着足球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被广大球迷们奉为圣经。

  在本届世界杯中,大黑马哥斯达黎加队抽到的签可谓是差到了极点:同组的是三支曾经夺取世界杯冠军的球队——意大利队、乌拉圭队、英格兰队。由于出线名额只有两个,所以哥斯达黎加队必定会成为另三支球队抢分的对象。赛前甚至有媒体调侃哥斯达黎加队:“他们会自费购买本队球衣,以便赛后和三支世界冠军队交换球衣。”但是小组赛结束后呢?哥斯达黎加队作为小组第一、以两胜一平的不败战绩成功抢到一个出线名额。试问在赛前谁能想到这个结果?要知道,BWIN公司的盘口中哥斯达黎加的出线赔率可是达到了101.00呢!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给了我们观赛的热情和对自己所喜爱球队的期待,因此造就了世界杯这一世界上最富有影响力足球赛事的魅力。

  然而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世界杯中都会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中,哥伦比亚球员埃斯科巴因打入一粒乌龙球导致球队意外输给美国队,并于回国后在一家酒吧中遭到黑帮分子枪杀。究其原因,只有两个字:“赌球”。每届世界杯开的盘口都是各国黑帮圈钱的大好时机,埃斯科巴导致球队意外输球,自然成为黑帮头目们所记恨的对象。

  世界杯的中心无疑是体育精神,但是运动员们不符合体育精神的行为也不少:“圣地亚哥之战”“上帝之手”、齐达内头撞马特拉齐,这些事例相信大家也都记忆犹新。在本届世界杯中,乌拉圭队的路易斯•苏亚雷斯,在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咬伤了意大利队的基耶利尼,要知道他此前已经在赛场上两次咬人了,人称“龅牙苏”。很明显这么做非常不符合体育精神。

  就在上届世界杯,一件事例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在四分之一决赛乌拉圭队对阵加纳队加时赛的最后一分钟,加纳队获得一个绝佳的进球机会,只要此球打进,加纳队就将绝杀乌拉圭队。又是苏亚雷斯,他“义无反顾”地用手将球拍出,于是他立即被红牌罚下,加纳队获得点球。下场后苏亚雷斯站在场边,当他看到加纳队将点球罚丢时,他立即毫无形象地疯狂庆祝,最终乌拉圭队在点球大战中获胜。

  这件事情在场外引发了了极大的争议,在大家看来这肯定是不符合体育精神的行为:毕竟这是以不正当方式获取胜利。但苏亚雷斯自己认为是谁都会这么做,这么做不公平吗?红牌加点球已经使苏亚雷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点球罚不进是加纳队队员自己技术和心理素质不过关。从两个方面看似乎都有道理。如果是你,你又会在足球急速旋转的瞬间,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不过绝大部分运动员都还是坚持体育精神的,这也是他们受到球迷拥戴的原因之一。英格兰足球运动员莱因克尔就是这方面的楷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没有被黄牌警告或红牌罚下过。

  如果人人都是莱因克尔,世界杯上的种种不愉快也就无影无踪了。但是那样的话,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世界杯也会失去那些令人驻足的吸引力。或许,世界杯的两面性,才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不管是两面性,还是多面性,世界杯的魅力就在于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体育精神:在大家都认同的规则之下,每一支球队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取得胜利。有时候,足球被赋予太多的意义,而实际上,足球运动并没有那么多附加的东西,它就是一个变幻无穷的魔球,它的变幻莫测给世界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这难道还不够吗?

  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