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汉语的纯洁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二(7)班的郑翔予,很荣幸站在这儿做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我看汉语的纯洁性》。
汉语,是一门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老语言,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从甲骨文,到小篆、隶书,再到今日的简体汉字,汉语历经千年而常新。它不曾间断地将中华文明传承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汉语,成为中国人沟通从上古伏羲的时代通往今天信息大爆炸年代的桥梁。
历经几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逾久弥新。汉语以其简洁性、独特性,精确性,尤其是稳固性,创造了一个令其他语言望尘莫及的文化承接体系。她是中国文化的精魂和思想内核!
不过如今,汉语正面临着自其诞生以来最大的考验,往昔坚固的体系正被侵入——网络语言和外来语言越来越多的进入汉语。面对这个情况,人们出现了两种态度。
一种是,要捍卫汉语的纯洁性,即汉语里不应该出现这些太时髦的网络语言和一些字母符号。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汉语中出现这些东西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一种语言的生命力恰好表现在它的开放和包容。比如英语,曾经是强烈的英国殖民色彩的象征,而到了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世界上最新的科技成果都是用英语最先发布的,英语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日常交际工具,它的殖民色彩已经接近于消失。所以说,对于捍卫汉语的纯洁性,是人们过于担心,甚至是个伪命题。
那么,我的态度是什么呢?
一方面,汉语作为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它承载了我们民族的文明,它能够一直延续到今天,正是因为它保持了一定的排他性和独立性。如果汉语不加选择地使用任何外来语,那么汉语也许早就已经失去了作为一种独特语言的存在。面对今天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和外来语,我们当然应该需要保持一定的谨慎态度。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快捷和舒适需求,新的汉语词组和表达法总是不断涌现,同时外来语也不可避免进入汉语的系统。特别是很多新的科技词汇,如果我们用汉语翻译,将是很长的一串文字,用字母表达,却非常简洁明了。这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排斥,汉语就可能成为固步自封的语言。比如,GDP、WTO、IT等英文缩写早已经为人们所熟悉,人们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方便。其实,汉语虽然古老,但事实证明它早就是善于吸收好的东西的语言,比如,我们今天使用的很多专门词汇——经济、科学、商业、干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美学、文学、美术等都是来自于近代的日语。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我们一方面不能不加选择、生吞活剥地滥用经不起检验的网络语言和外来语,另一方面也不能打着捍卫汉语纯洁性的旗号,硬着头皮拒绝一切新生事物和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语言永远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是先有语言后有社会生活,而是,语言是伴随着生活变化而变化的。汉语的生命力应该表现在它对世界变化的适应性方面。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