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税收

作者:初二(1)班 郑玥

亲爱的老师、同学,早上好!

       我是初二1班的郑玥。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我国的税收。

       大家应该有所关注,北京正在召开全国“两会”,即全国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两个会议一般在同期举行,所以称为“两会“。今年召开的两会是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全国人大的第二次会议。会议时间为3月3日至3月13日。

       每天,我都会看德育处门口的剪报栏,也从其他方式了解两会的内容。今年的热点很多,比如:怎样消除雾霾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反腐问题等。还比如:从去年到今年,中央政府取消或下放了416项各类行政审批权,而且还将进一步放权,这都是令人可喜的改革进步。

       不过我还是特别关注了税收问题,因为本学期我们政治课上,老师布置了要求我们了解税收的任务。

       首先,我说说什么是税收?应该使用到哪些方面?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我这里以2008为例。 当年全年税收总数为542万亿多。 那么税收上来后一般怎么开支呢?据我所知:在发达国家中,无论公民交的是高税还是低税,税收的主要用途都是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健和一般公共服务,这些支出一般占税收总支出的70-80%。 而中国的情况有比较大的不同,这些支出的比例只占税收总支出的25%。 这就导致了看不起病,交不起学费,很难领到失业救济等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么,剩下的75%,也就是400多万亿元到哪里去了呢?据资料显示:都用在了维持政府运转上。当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冯培恩委员列举了部分政府浪费行为:

       1.公务用车浪费——全国大约有400万辆公车,每年消耗超过2000多亿元。

       2.公款吃喝消费——粗略统计,公款吃喝每年不少于2000个亿,至少吃掉一个三峡工程。

       3.公费旅游,包括出国消费——前几年官员出国考察和培训在各地甚热,此方面一年耗资约3000亿元。 在南非,当地华人协会抱怨说,每年有200到300个中国公务团体前来游山玩水,令他们疲于接待。

       不过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从2013年来,这种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控制。李克强总理在人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的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的“三公“消费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因为,这样可以把更多的钱用在改善民生上。

       其次,税收怎么使用?我认为税收用途的透明公开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有利于监督,二可以调动公民缴税的积极性。 如果纳税人对税收使用无法监管,那么纳税人怎么愿意自觉纳税呢? 更谈不上纳税光荣了。各级政府都应该把每年的税收使用情况以公民看得懂的方式公开。

       第三,应该落实税收法定。据今年的人大会议发布的信息:目前中国有18种税收,只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3个税种是经过人大立法征收的,其余15个都没有经过人大立法授权,比如:消费税、营业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我希望政府能够从现在起依法来改进税收法定的工作,因为这是建设法治国家必由之路。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