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地久天长
报读中大附中之前,我就听说附中有一个德语班。抱着好奇的心理,我报了德语班。很幸运,开学后我来到了初一(8)班。经过考试,我获得了去德国交流学习生活半个月的机会。
经过半年的等待,今年7月,交换游学终于开始了!在德国,与我交换的是一个名叫Alexandra的17岁女孩,我叫她Alex。她和她的家人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活泼开朗的她经常跟我聊天,我们有着说不完的话题,而现在,这个女孩就住在我的家里。
因为家里地方有限,我准备和她同住一个房间,两张床并排放在一起,我给它们换上了相同的床套和枕套。蓝色,是我和她都喜欢的颜色,床单上的图案,像极了我们在德国的合影呢!

10月14日晚,我们附中的15个学生早早地和家里人守候在了校门口,等待我们德国的小伙伴们。将近7点,满载着德国师生的大巴驶进了附中,我们欢呼着簇拥上去,拥抱着分别了两个多月的好朋友,献上象征友谊的鲜花。简单的问候之后,我把Alex接回了家。接下来的一周,她会与我一起上学、生活。也许是太累的缘故,吃过晚饭不久,她便去休息了。由于我同她在一个房间,我便迅速完成作业睡觉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每天早晨我们一起起床、上学,她和她的朋友们也在我们学校里上课,学跳“中附风”,学用毛笔写书法、画国画,第一次写书法的Alex的作品美得让我惭愧。

中午我们一起放学,回家吃午饭、休息,下午再回校,我们上课,他们游览,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我们会聊一天的见闻,真是愉快极了。每天晚上,我都看到Alex写着长长的日记,未经她的许可,我当然不知道她都写了什么,但是我相信,在那日记本中,一定记载着她沉甸甸的中国之旅漫游记,一定记载着满满的中附见闻,也一定记载着我们这份浓浓的友情。
每天的三餐,都是由我和妈妈精心设计的,中餐煮什么菜她会接受?还是带她出去吃西餐?又或是仍然买面包给她?妈妈和我特意学了煎猪扒和煮意粉。他们当然是不会使用筷子这种技术难度超高的进餐工具的,所以我们给她准备了小勺子和叉子。可是无论我们怎样精心准备,她都吃得不多,我问她:“Don’t you like the meal?”但Alex却说:“No, that’s so nice.”我只好安慰自己,她可能只是吃不惯中餐吧。就像我也受不了在德国一日三餐都是面包牛奶的感觉。果然,渐渐地,她习惯了,用小勺子夹菜顺溜多了,吃得也多了些。其实,我真的很想教她使用筷子呢,可惜我自己的用筷姿势也常常为爸爸所不齿,此想法只好作罢。
周二晚上,我们同其他两家一起,到中大北门码头乘船进行了珠江夜游。一路上,我向她介绍了广州塔、西塔、博物馆、猎德大桥等沿途风景,她非常感兴趣,中德两国的朋友们在珠江两岸美不胜收的霓虹里言笑晏晏。
周五,是我们学校的秋游活动,德国同学和初一的学弟学妹们前往鼎湖山,晚上回到家,她告诉我:“I’m so tired because we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but the view was really great!”我当然也抛开了塞车很久才到家的疲惫,向她介绍了鼎湖山的胜景。
周末,我们将一起共度。周六,我会邀请她和我们一起参加我舅舅的婚礼,让她体验一下中式婚礼的热闹,到时,我也一定让她给我讲讲西式婚礼的异域情调。你们猜,宁静神圣的教堂婚礼和热闹喧哗的中式婚礼哪个会在她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呢?她为此还专门准备了一条小礼服裙(不过,我妈妈说看起来好像太隆重了,所以她听取意见,还是换上了其他衣服,哈哈。)
下周一,Alex就要离开广州前往北京游玩了,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也许再没机会重逢。可是,我一定会记得这段漂洋过海的友情,让我们祝愿——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