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还是要有更多深阅读
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是2013——2014学年度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也是本学期的首次集会,举行简单的开学典礼仪式。
首先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工热烈欢迎初一、高一的同学,欢迎你们成为附中的新成员,你们来参与附中的建设发展,与附中共成长。也欢迎你们的师兄师姐(二年级、三年级)的同学回到校园,开始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新学期新希望,我的新学年致辞是——“要有更多深阅读”。
暑假,我从《读者文摘》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印度青年工程师谈他多年生活在中国的观感。他工作在上海,经常往返于上海、欧洲、新德里。在飞机上、在候机室看到的中国人总是在玩手机、玩IPAD,极少看到人在静静地阅读纸质书籍、深思熟虑。他也听到日本同事议论中国的洗脚店、麻将馆比书店多很多,中国人的人均阅读量每天不到15分钟。
我也有这样的观感。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是“微信控、游戏控”,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今年的7,16日,我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德国维利西丽莎文理学校的同学为来访的附中学生送别,旅游大巴到来前有半小时的空闲,附中的孩子90%在玩手机、看微信。而他们来送行的学生只有40%在看手机。
可能有同学说,读微信、看微博也是阅读啊,也能了解世界啊。那我要对同学们说,浅阅读不等于深阅读,你看100小时的微信不如读30小时的唐宋八大家散文。就像登上白云山,我们可以跑步快行,然而真正的欣赏是需要慢慢体会吟玩的。一路快跑不能算是欣赏风景。
怎样才是好的深阅读呢?我的建议是:
一、多读一些经典。如教材的课文大多是人类文明的代表作,可以深思熟读。学校老师也向学生们推荐过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李白、杜甫等中外名著,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主要读物。所谓开卷有益还要有选择,就如用餐一样,不是见到什么就吃什么;有狼吞虎咽也有慢嚼细咽。快餐是不能代替主食的。泡沫文化不是主流文化,不可作阅读主体。
二、名篇名著可以读几遍,提倡背诵一些经典诗词散文。例如苏东坡所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多读多背,沉潜含玩,走近大师,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同学们,古语有云“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今天应该是“男女”)。愿同学们勤读爱读善读持久读,读书永远是时尚,是强大自己、走向成功的不变的法宝。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希望同学们把心思收回到校园,努力学习,完成任务,不辜负青春时光。
愿同学们天天向上,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