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湖南凤凰古城门票收费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二4班的刘欣妍。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看待湖南凤凰古城门票收费”。
沈从文先生的故乡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景区。据报道,自2013年4月10日起,凤凰县人民政府决定:围闭古城,设置出入口,对所有旅游者进城收取148元的通票制度。而此前进城是不收门票的、各景点也是独立收门票。此一行为立即在当地和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人们的意见基本上是反对凤凰县政府的做法。
对此凤凰县副县长蔡龙解释:原来凤凰古城9个景点与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的总票价是256元,两个景区整合后,票价仍是148元,结果是旅客花更少的钱可以浏览更多的景区点。副县长的意思是游客还占到了便宜。但是,不少游客认为这是“偷换概念”,他们质疑这样的“一票制”使得消费者的选择权被剥夺,无异于一种强制消费和变相涨价。不少人表示:“一些游客只想在古城里漫漫步,但现在进城都要收148元门票费,不合理。”
对于凤凰古城的“通票制”,当地政府给出了以下几点理由:一、可以方便管理。二、景区的管理、规划、建设费用需要从门票收费中提取。三、可以促进当地文化与经济发展。
不过,新政招来的更多是反对的声音。所谓方便了景区的管理却给游客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古城是祖先和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自古以来人们都是自由来往进出。现在却把整个城市围闭起来,目的只是为了收费。据介绍,每卖出一张148元的门票,当地政府可以从中获得60元左右的税费收入。关于景区的建设保护费用,一是国家中央财政有专门的拨款,二是当地很多景点已经收费,这些收费里面本身就包含了地方政府用于景区保护建设的提取资金。还有当地的个体商户都是向国税和地税按照规定缴交了税收的。而现在围闭古城后,游客锐减,商户们收入也大减,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税收。调查表明,实行围闭收费后进城人数同比大幅减少,从4月10日到13日游客人数仅为去年同期的38%;商贩生意大不如前,许多商户罢市抗议,古城经济收入受到巨大冲击。同样的事情在我们广州番禺的沙湾古镇也存在。沙湾古镇从2013年元月1日围蔽收费后也出现客流量急剧下降、商家销售量大幅萎缩等情况。前不久,《南方都市报》特别对沙湾古镇的旅游情况作了专题的报道。可见当地政府所说的可以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事实有很大的距离。
简单的直观的来看,当地政府因“门票新政”收入可能增长了,但从长远来看,无视商家、游客利益的做法,会使景区失去提升品质的动力,最终甚至影响到政府公信力。
与之相反,今年“五一”期间,武汉黄鹤楼景点继续打折促销,景区游人如织。可见,旅游业的发展,首要应该考虑如何满足游客的需求,其次才是如何带动景区消费的增长。各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尊重游客的自主选择权,以提高服务水平和改善营销旅游产品的方式,来推动游客消费,从而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出现景区管理者、商家、游客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就算围闭景区进行捆绑收费能控制景区的客流量,减轻景区的接客负担,减少因游客观光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等,但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此目的还是让人觉得政府就是为了收费。
对于“湖南凤凰古城门票”问题,也许很难绝对的下一个 “是”与“否”的结论,但是,从多个角度分析利与弊,让更多的人参与对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施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公共政策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希望凤凰古城、沙湾古镇这些人类的文化遗产能永远健康的存续下去。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