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做起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3月6日,广州大道南,一位带着孩子的女小贩在街上摆卖水果。城管发现之后, 对其进行了劝阻教育,但是小贩并没有听从劝告。十多分钟后,其中一位城管队员称如果她当时不是带着孩子就要打她,这激怒了小贩,后者拿起一个番石榴向那位队员砸去,那位队员也不顾其他队员的劝阻,把她压倒在地而打。
虽然两天后,双方已互相道歉并达成和解,但是这件事仍然值得我们深思。走在大街上,经常可以见到有小贩在街道上占用人行道甚至马路空间摆摊卖东西,在小道上尤其常见。不可否认,这确实会影响到行人行走,所以政府设立了城市管理这个部门。本来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对城市进行管理的目的,可是事实上长期以来,城管在人们的心中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在我看来,设立城管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也就是说政府没有抓住根本。
小贩的本意是获得经济利益,从而能够满足自己生活的各项开支。他们为什么要通过卖东西而不是当保姆、当服务员来赚取钱财呢?我认为,应当有两种力使他们做出这种选择:其他赚钱方法对他们的推开力,包括工作辛苦、成本高、利润低或者是时间不灵活等等;以及摆摊卖东西给他们的拉近力,例如成本低而利润高、相对轻松等。而他们选择街道作为摆卖地点,同样有两种力给他们以影响:其他地方的推开力和街道的拉近力。其他地方的推开力应当包括:人流量少(即市场小),租金高,甚至是为了避开某些不喜欢的人。而选择在街道,便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后者便可称为是街道的拉近力。显然,小贩更多的是因为推开力而选择以卖东西作为赚钱之法,并选择了街道作为摆卖地点。
毫无疑问,政府设立城管部门能够使街道对他们产生推开力,抵消那些拉近力, 从而阻止他们在街上摆卖。不过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其他方面的各种推开力才迫使他们到街上卖东西的原因。如果两面都是推开力,那么这会逼得那些小贩无路可走、无钱可赚,从而让这些小贩们对政府、对城管产生怨言、不满。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在民众与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反而会滋长了许多矛盾,这件事情便是对此的反映。
与之相反,3月11日,在靠近广东的香港,政府向立法会申请拨款对小贩提供资助,帮助搬迁摊档以改善防火性能。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做到了根本,因为这样抵消了搬迁摊档对他们产生的推开力,从而让他们心服口服地接受政府的一些管理。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可以凭借这个道理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要控制谣言,就应当事先对谣言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谣言的产生,大多数是因为信息差或者信息透明度不够而导致。以政府和民众的关系看,没有官方可信的说法,就会有以猜测代替真相,进而迷惑的情况出现。其结果就是给社会带来大量损失。如果政府能够让民众信任,并把信息准确、全面地告诉民众,那么谣言的影响力会非常小而且最终必将消失殆尽,所谓的"小道消息"也就没有市场了。苹果公司的消息封锁十分 严格,以至于许多人用照片的一个角落、软件的一行代码来分析苹果公司的动向。这种做法对于以谋取商业利益为目的公司来说可以带来神秘感从而推进营销,但是对于有责任公布消息的政府来说,这样做便难以得到民心。
还有一个例子:为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教育部出台了多项措施,例如封杀奥数、精简课本等等。可是,不知教育部的人有没有想到:这些措施只是一种表面工作,只能把课内的要求降下来,但是学生要考试要分数要好的学校,如果不从根源改 变整个教育体制,我想家长、老师一定不会愿意学生用降低分数、牺牲可能的未来方 式换取现在更轻松的生活。整个教育体制在设计之时便能为学生的压力负担着想,才能做到既不牺牲未来又能减轻当下压力,这才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头痛,你会选择吃两粒止痛药暂时解决一下,还是去看医生来了解病根、对症下药解决呢?我想,头痛久了,必积成大病。
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