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大选年”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在今年年初,就有不少国际知名媒体把2012年称为“全球大选年”,全世界有19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大选,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这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也有韩国、蒙古等我国的邻国。进入11月份,全球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太平洋两岸的两大巨无霸。两周前,2012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奥巴马胜出,将开始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就在上周,中国共产党18大胜利闭幕,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实现了权力的平稳过渡。
同样是举世关注的领导人的交替,美国大选和十八大选举是不是一回事呢?理论上讲,不是。所谓大选,指的是一些国家在总统或内阁选举年竞选总统、国会议员的活动,是国家权力的交替,产生的是新一届的国家领导人,如今年新当选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奥朗德和连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而十八大虽然也有领导人的更替,但它是党的代表大会,更换的是党的领导人。我们国家的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将在明年3月份才能产生。与美国大选相比,一个产生国家领导人,一个产生政党的领导人,在性质上讲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那为什么十八大受到美国大选一样的关注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当前国际社会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两党制,是由两个主要政党轮流执政的体制,最先形成于英国,也包括由共和党和民主党竞争的美国等国家。第二种是多党制,指的是由两个以上政党联合执政的体制。今年大选的法国、俄罗斯等大多数欧洲国家,也包括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
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在十八大召开前,大家最关心的是中央军委和政治局的换届选举,其实它属于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对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培养、选拔、推荐党的优秀人才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工作来实现的。十八大选举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等七位政治局常委,实际上意味着推举出了下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候选人,再根据我国国家领导人的等额选举制度和党在人大的执政党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在十八大基本完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换届,已经有了大选的意义。
党领导还表现在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两个方面,十八大的工作报告是此次会议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不论是专业的评论家,资深的媒体,还是普通的民众,都在热烈的讨论报告中出现的新词汇、新概念、新观点,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海洋权益”等,这些都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这些新的方针、政策,政治目标,都将成为今后5-10年国家的主要政策,直接指导社会各层面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新的中共领导人与记者招待会上,习近平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63年、改革开放34年后的历史成绩,使我们充分的相信,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终究是不能阻挡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浮现,历史已经选择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敢作为的执政党引领中国社会前行,而新一届领导人能否实现自己的宏图,历史也将会给出她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