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表现出一些善心和宽容

作者:初三6班 陈昭颖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三6班的陈昭颖,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请表现出一些善心和宽容。本月初,在深圳宝城小学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叫李孟(化名)的自闭症孩子在学校试读了一个学期后校方让其退学,这已是他第四次被退学。这次的原因是同学们认为他“不遵守纪律,不讲卫生,大家都不敢靠近他。”于是,50位左右家长中的19位家长联名写了一封信给学校。信中写道:我们作为家长,真的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自闭症是是一种疾病,对于这样的孩子,国家是有特殊学校的,为什么要安插在我们这样的学校呢?…我们请求,为了孩子,也为了那位自闭症的孩子,还全班同学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还有家长拨打了当地报社的电话,宣称:“现在没有攻击性行为不代表以后没有攻击性行为!”就这样,这个孩子终于被赶出了学校。报道里说:李孟是单亲家庭,就是妈妈一个人带着他。单亲妈妈带一个孩子本来就不容易了,更何况李孟还是一个自闭症孩子。一个缺少了正常的家庭之爱的孩子又遇到了雪上加霜的打击。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有他该享受的一切权利。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享受应该得到的权利的过程却常常是那样艰难。

首先,国家有没有对类似“自闭症”问题人士的相关完善的法律保障,有没有专门的机构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康复等服务?对特殊人群或残障人士的有效法律关怀表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我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做的越来越完善。

其次,学校不能简单的处理这样的问题。家长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是对学校的关心,但不是家长所提的所有要求都是合理的。在对待李孟问题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必要完全把家长的话来作为拒绝学生的理由。学校对待学生、对待教育,除了法律问题外,毫无疑问还有道义问题。

再次,不能说那些写信的家长都是错的。将心比心,一般情况下,人总是趋利避害。一个人和他的家人朋友能不处在不安全的环境就尽量避开,所以他们做出了那样的举动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可是,说到学校,事情并非那样简单。学校是很多学生集体生活、学习的地方。在一大群人中,每个人可能都和别人不一样,这些不一样表现在——身理和心理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希望和我们自己认为好的人生活学习,那么很多有一些我们认为不合适我们的人就有可能被驱赶走,我们自己也有可能被别人认为是不合适呆在一起的人。就算李孟在医学上被鉴定为“自闭症”,而经过康复治疗后,专业人士说这样的孩子可以、而且还应该回到自然的人群中去生活对他的未来更有利,那么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我们是否应该带着善心和宽容去接纳他?其实,能很好的和不同个性的人打交道也锻炼我们的能力,表现我们的修养。

请多一些善心,多一些宽容,因为这是人性的光辉。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