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精神 鼓励思考探究

作者:严钦熙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

从上个学期你们拿到科技节的策划书,从校园里张贴的海报,从其他一些会议的话题和言论中,你们已经知道:学校第八届科技节已经正式启动。今天我在此做一个专题的倡议鼓动讲话。

最近有一个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新闻:美国塔夫茨大学科学家2008年在湖南衡阳一所小学部分学生中进行了转基因大米——黄金大米摄入实验的研究。根据研究报告,这种大米能很好的为人体提供维生素A。一个儿童每天只要吃几十克黄金米饭,就能满足身体一半的维生素A的需求,其效果优于吃胡萝卜素或者菠菜。但是把湖南衡阳的小学生作为被实验者之事,人们一直一概不知。人们是从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末尾列出的对协助单位和受试者的感谢之中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此信息一披露,即刻引起轩然大波。一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持怀疑态度。二是衡阳市政府新闻办、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专家对此事的回应是:衡阳不存在涉及小学生的转基因大米的人体试验。

但是从后续的新闻报道来看,这件事情事实存在,而且实验已经结束。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里有非常详细的实验过程。从前天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对此事专题报道看,我们的有关专家对此事还是闪烁其词模棱两可。到底最后情况如何,我们希望最接近真相的报道。

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极大的注意,它至少涉及两个方面。

首先,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性如何?科学家对此一直有争议,肯定否定者都有。而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因为基于对科学的了解多少和对科学家不同的态度而同样有的持肯定态度有的持否定态度。但无论态度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我们今天所有的衣、食、住、行和信息转播方式的改变都是科学探索、研究和实践的结果。科学研究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成果也不是唾手可得,而且人类一直都是靠冒险在获取科学技术的收益。如果转基因技术本身是安全的,那也就没有探索的必要了。人类之所以要研究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基于全球食品短缺和食品的花样性营养性不够。当然,任何新的技术和成果的推广都必须建立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尤其是食品药品。这样才是科学的态度。

关于转基因食品,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不少的研究成果。“黄金大米”也是其中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说,试验中的“黄金大米”,不是药品,也不是普通食品,应属保健食品范畴,可定为“强化食品”,其与普通大米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只是β-胡萝卜素含量稍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引起化学性中毒、急性中毒或慢性蓄积性中毒。

其次,当地政府对此事的调查回应很显然不令人满意。如果政府部门事先确实不知情,那就应该在公众质疑之初尽快的对事情进行客观、仔细的了解调查,然后给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和公告。如果已经知情,而不愿意承认,甚至否认,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这种做法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会引起民众的恐慌。从后续的报道看,该实验经过了湖南省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等单位同意,而且这些单位也参与了实验。其实这些都没有必要含糊其辞、遮遮掩掩。

还有一个名词是超弦理论。这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大家都知道物质可以分为原子、质子、夸克和中微子,而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比中微子更小的物质——超弦。而且还说:人类的灵魂就是超弦之一种。可见人类对自然和人本身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找有关信息。

我认为科学至少包括两个层面:思想层面和技术层面。思想层面指的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专注探究的精神,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尽可能去探究其真相。科学的真谛就是求真。技术层面就是善于观察、发现、探究、思考、勤于动手动脑,通过实验来验证已有的假设或理论,推翻已有的不一定正确的结论。

科学是对思维和知识现状的突破,技术是对自然现状、自然世界的改变。科技改变了世界,科技推动了世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受惠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但是科学技术并非都是宏大的,其实它渗透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爱科学也可以是一种生活状态。

学校重视科技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希望同学们自由思考、发挥想象力,突破现有思维状态。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去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剖析和提出解决办法。

科技节期待你们的热情参与。

今天是教师节,向全体教职工表达真诚的祝福!

祝同学们健康快乐、学业长进!

讲话到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