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幸福感

作者:高一4班 郑依纯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一四班的郑依纯。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幸福感”。

这几天的新闻报道一直在追踪六月三号发生在广州的一件事:出外应聘工作的青年周冲偶遇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卡悬在阳台的铁栅栏间,他当时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而爬上楼梯外墙把女童的双脚托起,直到救援到来。他解救了命悬一线的女童,并因此事获得了广州有史以来限额最高的奖励。

在记者采访“托举哥”周冲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其实也没做什么,能帮一点就帮一点,每一个路人都会这么做的,见义勇为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

在这个小悦悦事件让很多人痛心的时代,突然走出了一位古道热肠的托举哥,虽然他的托举行为就是短短的十几分钟,但是已经足以让人们震撼。更让人感动的是,他那种朴实的想法。其实,对于托举哥来说,他做了好事得到大家的认可,已经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了,可他没有想到竟然会引起社会如此大的反响,此事似乎证明:像“托举哥”这样热心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已经是比较匮乏了。于是政府很快介入,希望通过精神和金钱奖励来强化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在此,我不评论政府部门的介入。我想说的是: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否曾伸出过援手?

很多时候,在有些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可能大部分人都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去对待,对别人的事有所漠视。尤其是在瞬间权衡后果时,帮助别人更成了三思而后行的事情。

我们人性的真实情况的确是:人首先是自我的,先自然的考虑自己的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经常有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并没有过多的考虑个人的得失和利益而去帮助别人。他们当时并没有想到我的这种行为会给社会风气带来多大的影响,会事后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因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很多时候帮助别人,看见别人能从困境中走出来,我们真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虽然我们常常看见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同时却能看见更多舍己助人的事例。“托举哥”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如此。也正因为这,我们对这个社会还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捡起楼梯间的一张废纸;给伤心哭泣的同学一个拥抱;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给贫困山区儿童捐一点款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在帮助别人。我们不期望成为媒体名人,更无须成为英雄。我们只需要怀有一颗热心并且付诸行动,便能在平凡中获得幸福。

假如你认为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还不是那么美好,那我们更加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帮助别人,别人受惠,我们自己也快乐,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