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谣言 你怎么办?

作者:初二5班 黄严升

各位老师、同学,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关于身边的谣言”。

       所谓谣言,即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用古人的话来讲: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那么,谣言为何存在呢?

       散发谣言的目的有很多,比如错综复杂的国际势力相互比拼,必定要用到谣言;生意场上大小公司为了盈利、扩大市场,也要用到谣言。他们称之为:舆论。而我们毕竟还只是中学生,还没有必要牵涉到这种深奥的社会问题上。我就谈谈我们身边的谣言吧。

       有时候,我们身边的谣言,来的是如此突然。造成谣言的原因有很多,在此我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原因:

       第一,在看见某人春风得意、风光无限的时候,因为心生妒忌,因此恶意中伤他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所谓的“自尊心”;

       第二,无事生非,看到某人做了一件小事,就无限夸大化,以此哗众取宠,博取眼球,从而满足自己空虚的心灵。

       第三,纯粹是没有事情做,闲的发慌,那么这个时候,这个闲人,他会怎么办呢?答案是:看看身边有没有八卦,如果有,就一头扑进去成为造谣大军的一员;如果找不到的话呢?很简单,那就自己创造一个嘛!那这个时候,谁会成为那个被别人造谣的人呢?这就要看同学们平时的表现啦!

       总之,这些爱造谣的人利用造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说这是一种不光彩,不道德的行为和手段,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以说,我们作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说话做事一定要有个“度”。造谣过度,会为其付出代价。因此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造谣生事。

       可是,话虽如此,人生在世,草木一秋,谁又能保证自己没有背后评说过他人呢?无论是谁,都会受到别人的表扬与赞美,也都有可能遭到他人的批评与讽刺,甚至是谣言与诽谤。《增广贤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即使是去世很久的古人,也无法避免现在人们的评说,那么,我们活着的人遇到别人说三道四,又有什么奇怪?既然我们无法避免别人的评论,自然也无法避免别人对自己所造的谣言与诽谤。而这里的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对待谣言与诽谤。

       最多人听过的办法、也是最主流的办法,那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当只有你一个人独自蹲在角落“清者自清”时,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你呢?绝大多数、甚至所有人都会认为你是不敢回应,所以他们认为这谣言当然是真的啦!那这个时候,可能又有同学说了:那我就回应这个谣言,来辟谣嘛!很可惜,想法是好的,只不过语文里有个成语叫“欲盖弥彰”。更多的时候,一盆脏水泼到我们身上,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向其他人解释“他泼错了”,可是破除谣言却没那么容易,有时会越描越黑,事与愿违。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的观念已经形成,你对他们的任何一个反驳都可能成为反过来伤到自己的子弹。这种现象被称为逆火效应。实际上,对于大多数谣言的受害者来说,每一次反驳都会强化人们对谣言的记忆,让他们对谣言信以为真。

       因此,面对谣言,我们可能没有必要直接反驳谣言,而是应该做正确的事以树立正确的形象,从而以此反驳谣言。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辟谣的本质:是“如何反驳谣言”,而不是“如何不让别人开口”。

       对于谣言,我深有感触。虽然说有“身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这类的说法,但谣言对我们心灵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容忽视的:轻者给人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等,重者甚至会影响到一生的前途和未来,使人精神颓废,萎靡不振.......

       面对谣言,你越是情绪激动的反驳,越会让那极少数人心理获得快感。然后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加大力度地宣传。这个时候一传十、十传百,后果就是:这个谣言你坐定了!这也就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的道理。

       当然,如果他们造谣的是小事情,没有伤害到自己,那么我们也不必太计较,而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一笑置之。因为对于小事情,我们没必要斤斤计较;再者。这些人见你没有过激反应,也会逐渐失去兴趣,不再造谣。但是,一定要记住,这只是对待小事情上的谣言!如果他们造的谣关于大事情,伤害到了自身的名誉权等,那就必须回应,而且有时不能单纯地反驳批判,有时还要借助家长、老师、学校、甚至往大了说,这是诽谤,可以走法律程序!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对于谣言的理解,当真正对待谣言时,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析、并且选择相应的办法解决问题。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