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解读“习近平访美之旅”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时事解读“习近平访美之旅”。如果,我问,美国的世界之最有哪些?相信大家不用思考都能随口讲出很多:世界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高的军费投入、最先进的武器技术、最强的通信技术、最有钱的国家、国外驻军最多的国家、海外基地最多、航母最多、太空武器最强、最霸道、最无耻、最没人权、最自大;也有人会说最人道、最博爱、最自由、最开放、思想最先进、最多人向往的国家等等。上周,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了这个国家。
应拜登副总统邀请,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从13日下午抵达华盛顿到17日晚上离开洛杉矶,在100多个小时之内,先后访问了华盛顿、艾奥瓦州和洛杉矶三地,出席近30场活动,广泛接触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等政、商、学各界人士。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在投资、农业、检验检疫等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在电子、通信、农产品、能源、环保等领域签署了贸易与投资协议。
今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40年来中美关系的巨大发展大大超出了当初最乐观人士的预料。在当前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中美合作和协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迫切和重要。中美共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元首基于中美共同战略利益和对世界大势的客观判断作出的战略决策。双方应沿着两国元首指明的方向,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使合作伙伴关系走稳、走实、走远,确保中美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习近平就如何建设好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谈了镜鉴历史、登高望远、互尊互信、互利共赢四点看法。他指出,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相信美国各界有识之士都不希望因大选因素给中美关系发展留下令人遗憾的“后遗症”。所以: 一要镜鉴历史。40年来中美关系发展有4条历史经验:双方共同利益是内生动力;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制度保障;相互了解和战略信任是重要前提;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是前进推力。
二要登高望远。中美建设合作伙伴关系是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一次伟大尝试,事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运。
三要互尊互信。中方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发展对美关系的意愿是坦荡的、真诚的,也是一以贯之的。希望美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采取有助于增进互信的实际行动对待中国,特别是慎重妥善处理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
四要互利共赢。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4400多亿美元,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本质特征。对于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本着互利双赢的精神,用积极和建设性的方法处理分歧和摩擦。
习近平华府之行是“政治之旅”。艾奥瓦之行是“怀旧之旅”。洛杉矶之行是“经贸之旅”。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魅力将全面展现。这给世界传递的信息是,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之间多条纽带中最坚实的一条,摩擦冲突与合作与互利相比,毕竟是第二位的。以政治来开局,以叙旧为中盘,以经贸来收官,加上与美方各界与侨界的广泛互动,正勾勒出中美之间复杂而又多面、竞争中求合作的关系。
在最后一天的安排中,习近平访问一家学习中文的小学,也就是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中美之间的关系,将指向未来,指向后代,这一切都赋予了本次访问极其厚重的含义。
习近平在会见中国留学生时,专门引用了毛泽东主席“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名言来鼓励大家,希望留学生今后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发展,都不要忘了报效祖国。
同学们,你们也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我们的更是你们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爱自己爱学校,关注周围也关注世界,关心眼前也关心未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