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处门前的剪报栏

作者:陈悦颐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三五班的陈悦颐,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德育处门口的剪报栏》。 
  学校教学楼一楼德育处门口的白板上,贴满了大大小小规格各不相同的剪报,每天内容都会更新,剪报主要来自于《南方都市报》、《新快报》。每天,都有同学驻足浏览,有时看报的同学真说得上是人头攒动。我就是这块板报前的常客,有空在那看看新闻,读读评论……,获取各样的信息。
  比如,期中考试前,一个在广州工作的外地人牛作涛奋不顾身跳进珠江救人献出了他30岁生命的新闻给前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小悦悦事件一个完全不同的注解。今天刚考完试,新闻的后续报道出来了——牛作涛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政府把他认定为了革命烈士。牛作涛勇敢之举和“小悦悦”事件中冷漠的路人的做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觉得这两件事应该会对我们有所感触,会使我们去思考一些最基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一方面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信息海量云量的时代了,我们每天被无数的信息包围,但是我们常常并不知道怎么去获取信息或者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好像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成为我们干脆不去获取信息的借口。坐下来安静地读一份报纸或者一本书对于很多人来说成为了比较奢侈的事情。可是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生活每天都有好多的悲喜剧在上演。所有的这些都和我们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的就是要我们不仅读圣贤书,还要关心天下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小小的剪报栏的开设,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了解国事的窗口,方寸之间,带领我们博览世界,倾听社会的各种声音。
  刚踏入初三的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课业负担、成绩的压力,这都是事实,但是我个人认为:每天在不经意之间,在课余的零碎时间,在顺便路过剪报栏的时候稍稍驻足,看一看,想一想,既可以放松调节我们的心情,也可以获得各样信息。这些信息开阔我们的眼界,锻炼我们的思维,其中有一些还可以引起我们有价值的思考。何乐而不为呢?我觉得剪报栏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悄无声息的自我教育。
  我现在很习惯于每天都看看剪报栏。如果哪天没有这个栏目了,我会觉得有些遗憾。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在思索中培养思想,在感悟中走向成熟。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