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美术馆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初二(2)班的李东宜,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走进广东美术馆。
说起广东美术馆,大家应该不会陌生,我就不赘述。但是,你去过吗?你了解吗?你喜欢吗?如果你喜欢,还会再去吗?说实话,如果不是这一次德育处的作业要求我们用各种方式记录下参观广东美术馆的经历,我对她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好几年以前,还以为进馆是要买门票的。所幸暑假时为了作业和同学又去了两次,这才不至于让我忘记了身边的艺术宝藏。
第一次我和同学下午3点多出发,等了很久公交车,又转了两路车,5点多才到二沙岛烟雨路38号。可惜一进去才知道,原来5点钟就准时闭馆了,我们欲哭无泪,无奈的被赶了出来。我暗想,难道这就是我等普通人和艺术的距离吗?第二次一大早就出门了。我们领了票,真正意义上走进广东美术馆。
首先参观的展览是“泰戈尔——远行的罗曼史”。这是一个诗人的画作展览,按照介绍所说,每一幅画作中硬朗流畅的笔触,营造出超现实的氛围以及臆想中的怪异人物。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诗人、《吉檀迦利》、画作、音乐声,统统融合在一个简洁的展厅里——似乎艺术没有分类,艺术就是融合,艺术就是艺术。
接着我们浏览的是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巡回展,我参观的感受就是——年轻人的活力、叛逆和光怪陆离就是巡回展的关键词。有砖头雕塑的怡保矿泉水瓶,有一根木头直挺挺地躺着,也有对于古老童话新的现实诠释。其中有一件作品我觉得很有意思,那是一个桌子般的封闭空间装着铁砂和水,在它玻璃的表面之外是一块磁铁。这套装置也是一件雕塑作品。任何参观者都可以用磁铁在玻璃的桌面上划过,铁砂受到磁力和水的阻力而舞蹈,呈现出水墨画般的效果,而这种画面是不断变化,永不重复的。这件作品的介绍说,这体现了作者对材料之间关系控制的思考。我的理解是:艺术就是这样神奇而不可思议,用各种方式和各种材料,传递给你各种心情、各种奇异的感受和各种美。
我们还参观了其他一些展览,比如墨西哥浓烈、鲜艳的面具艺术,比如一世傲骨的王道源先生纪念展。不过必须说的是,因为我是外行,又没什么阅历,很多东西其实并不太懂得。我很希望有人能给我一些讲解,一些关于艺术欣赏的要领。我只是觉得,我为我的“不懂”而感到一些惭愧。就是因为自己一直以来不肯去了解,不肯走进去,所以才会不懂。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这方面的修养,真的是一种缺憾。这一次走进广东美术馆,我才深刻地认识到:原来艺术复杂又单纯,单纯也复杂。复杂是因为有经典有粗糙,有写实有幻想,有悲伤有喜乐。单纯的是,一切艺术都是美。 所以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既然“艺术是一个动词”,怀着安静、虔诚的心走进身边的美术馆,你也许就会有惊喜的发现和意想不到的共鸣。于是乎,美的修养不就是这么熏陶出来的吗?
艺术离我们远吗?其实很近。只不过是转两次公交车而已,连票都不用花钱买了。亲爱的同学,我们的艺术节是现在进行时,为什么不找个周末,带上家人约上朋友,走进广东美术馆一起“艺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