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举牌哥”的行为

作者:初二(1)班 刘夏婷

大家好:

  我是初二(1)班的刘夏婷。我今天演讲的内容主要围绕前不久的“举牌哥”事件。此次事件缘起于2010年广州地铁总公司的公告。公告称:一号线16个车站将进行总体翻新改造,花费预计9277万元。翻新开始后,市民发现站点出入口、墙柱等原有特色改变,当时已有人发出质疑。然而,随着一名高中生街头举牌抵制翻新改造的大胆举动,围绕一号线改造的争议再度回归公众视野。这个人便是被称作“举牌哥”的第十六中学生陈逸华。他指出,一号线翻修不仅花钱,还破坏了“一站一景”特色,于是毅然举起了反对牌。短短几天,网上就此事掀起轩然大波,更多市民们开始质疑。终于,在强大的网络舆论面前,地铁公司不得不三度回应,并且由原先坚称“完全有必要”,到后来表态大转弯,不再坚持全部翻修,而仅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进行改造。此事到此也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与此同时,这件事情也引发了我们的许多思考。

  一,政府和政府所属的国企等行业办事要透明,因为他们所做的工作牵涉大多数市民的利益。就本次事件而论,政府没有对国有企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也没有很好地充当企业与民众之间的桥梁,导致企业忽视市民的基本权利,在决策时并未向广大民众征询意见。并且,所花费的金额到底用向了哪里?具体怎么用?有没有浪费的地方?这些都未详细说明,也无怪市民们会怀疑其中有无猫腻。

  二,针对站点出现瓷砖掉落或天花板脱落所制定的维修方案,应反复推敲其是否妥善成熟。广州地铁一站一景的特色早已成为一种地铁文化,这样独特的风景线也令市民们赏心悦目。然而,谁又能接受这些特色突然间被抹杀变为灰色岩石装修?广州地铁原副总曾宝贤还提醒,一号线保养不仅限于看得见的装修,那些看不见但更重要的部分,也应该纳入正常的养护范围,因为可能会出现老鼠咬坏电缆的情况。

  三,网络在这次事件中同样起到了质询监督作用。这充分说明了网络应用与推广为舆论监督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微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点击鼠标,一条小小的微博被转发再转发,网民们你言我语,越来越多的民众关注事件。比如《南方都市报》通过微博发布地铁一号线翻新的最新消息后,不一会儿就有超过200条评论,500多次转发。千言万语最终形成舆论压力,使一些问题得以受到重视并妥善解决。这使我们相信,无论现在还是未来,网络都会在这方面扮演着十分给力的重要角色。

  四,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该容忍并采纳公民的批评意见。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们也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一位记者就这样说:“高中生陈逸华,在质疑地铁时是一位公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准确的评价。陈逸华能够自信勇敢地站出来,对一些社会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行为甚至胜过了许多成年人。网友小党评论说:一个小朋友撼动一项大工程,广州人应该自豪!的确,身为广州人,我们更加应该为广州的发展和进步出谋划策,履行自己的义务。

  同样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对陈逸华的行为感到敬佩。在网上,议论纷纷的市民不在少数,但谁又能像他一样付诸实际行动呢?无独有偶,被称为“鲨鱼妹”的广州七中学生邓茜元也有把想法化为实际行动的勇气。她花了两个月的所有周末时间制作宣传海报,并在学校附近举牌宣告“鲨鱼SOS”。她的爱鲨行动立刻引起了强烈的正面反响。这些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不正是未来支撑中国的支柱吗?这些强悍而又执着的90后,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吗?

  那样勇敢的“举牌哥”,打破了集体的沉默;那样耀眼的反对牌,写满了对社会的负责与期望。除了政府和企业要自觉之外,我们更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勇敢维护权益,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羊城变得更美好!事实证明,只有“站出来”才最有实效。

                          20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