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能避免吗
如果问近一个月全球关注的问题有哪些,答案中的老问题可能有阿富汗混乱、伊朗核问题;新内容可能有让萨科奇睡不好觉的法国示威游行、让奥巴马失意的美国中期选举、令日本人头痛的与中国、俄罗斯的领土争议、中国人自豪的广州亚运等,但真正为全球瞩目,各国牵挂的还是经济问题,尤其是美联储提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真的可以说,美国感冒,全球咳嗽。
所谓量化宽松政策,即美国联邦储备局通过买入债券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美国经济复苏提速。简单讲,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通过更多印制美元钞票来增加流动性,希冀由此达到刺激就业、加快复苏步伐的目的。这种“量化宽松”政策将使美元贬值,推升大宗商品价格,导致不可控的“热钱”流入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
美国人到底要做什么?多数人士认为,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意图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拥有更大竞争力,不排除通过美元主动贬值实施“货币战”,转嫁经济风险的意图。
一时间,国际金融市场风声鹤唳,人们担心“货币战争”可能就此开启。日本央行祭出了零利率政策;韩国、巴西、泰国、新加坡等国均酝酿或采取市场操作,影响本币汇率;一些发达经济体指责新兴经济体低估本币汇率。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所谓“货币战争”是指各国争相压低本国货币汇率,以便让本国出口部门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保护或者扩大本国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不难理解,这种策略本质上是极端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单边主义,在世界经济复苏基础薄弱的局面下,无异于饮鸩止渴,没有人会成为赢家。
富国集团和组织纵容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挑起货币战,会迫使更多国家采取单边行动,公开或隐蔽的方式贬值本币,这将导致全球汇市上越来越多的法定货币成为弃儿,无法获得避风港的资金转而求助于非货币资产,导致金价直线上蹿,通货膨胀加剧,固定资产泡沫化。
另一方面,货币战也演变为利率战,这使得全球套息交易又再度活跃,热钱将攻击那些诚实守信的国家,其结果是,上世纪90年代的区域金融振荡有可能重现于世,然后逐渐蔓延为上世纪30年代和2008年这样全球性经济危机。
曾经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大国突然放弃金本位,增印纸币,使世界陷入长期的“大萧条”。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一国货币贬值会引起对象国货币相对升值。如果一个国家让本国货币贬值,则其他国家会纷纷效仿,结果会加剧不信任情绪,导致各方受伤。
“货币战争就是'以邻为壑’。”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直言。包括中国、德国等国在内的G20成员国也在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召开前对美国这种疯狂印刷钞票的行为提出批评。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通过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平台,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国际合作。期间,各国不仅增强了经济刺激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还就国际金融改革等深层次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从而有力地稳定了金融市场,增强了市场信心,大大缓解了危机造成的冲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只会带来分裂和动荡,国际社会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找到走出经济低迷的出路。
11月11日到14日,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日本峰会相继在韩国和日本召开,二十国集团拒绝支持美国就人民币汇率向中国施压,美国规定顺差限额等动议也全军覆没,二十国集团最终达成共识:汇率要以市场为导向,要维持汇率的平衡,愿意建立贸易不平衡的引导性指引;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的《领导人宣言》提到,APEC欢迎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的成果,将继续推动建设更为强大、弹性的全球金融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在这两次重要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应该实施负责任的政策,保持汇率相对稳定,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金融风险能力,缓和并逐步解决造成外汇流动性风险的根本矛盾。提出完善框架机制,推动合作发展。倡导开放贸易,推动协调发展。完善金融体系,推动稳定发展。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平衡发展等四点建议。指出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充分发展就谈不上世界真正发展,没有最不发达国家脱贫致富就谈不上世界持久繁荣。我们应该建立更平等、更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相互协调,避免走相互指责、公开对立的老路;中国将继续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闭幕当天,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说:“我们尽了全力。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汇率问题上取得了具体的实质性成果,这可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处在‘货币战争’状态。”是否真的如此,我们拭目以待。
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