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刘伊兰的德育渗透课《海燕》
作者:单桂才 老师
发布日期:2012-04-12
四月一日,刘伊兰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堂德育渗透课——高尔基的《海燕》。个人以为,刘老师这堂课在贯彻有效教学的理念的同时,以诗歌中透露出来的积极思想贯穿始终,收到良好的效果。
紧扣文本,彰显语文本色。语文教学教什么?其实,语文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感觉,感受,感悟! 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刘老师从读入手引导学生感觉《海燕》诗意之美;反复的咀嚼引导学生感受《海燕》的激烈的革命豪情;步步讲读讨论引导学生感悟《海燕》的积极的革命意义和深刻革命思想!
巧妙引导,师生互动和谐。纵观整个课堂,刘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巧妙引导,从老师充满感情的范读引起学生的热情呼应到精心设计每个问题,同学们都能积极响应,动(写)静(讨论)有序,相互间互动和谐,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海燕》体现的革命斗志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了清晰的认识过程。
有效练习,加深文本理解。清代的颜元说“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学生的收获不止从听中得,更要从练中得。刘老师设计的课堂练习如:1.请给本文拟个副标题。2.赏析句子,探讨课文中个形象的象征意义。这两个问题通过前面的讨论、讲解,然后付诸于笔端,使学生能更好地落实课堂知识,也对《海燕》体现出来的积极人生态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拓展迁移,突出德育主题。刘老师最后抛出的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生活的风雨雷电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是做海燕,还是做海鸥、企鹅、海鸭一类的人呢?激发了学生热烈的响应和有益的讨论,很好地落实了诗歌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
一堂好的语文课,无非是在多读多写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只给学生文学之美的享受,而且在健康、积极的思想品格形成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我想,刘老师这堂课不正体现了以上这些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