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的弊与利

作者:初二2班 孙浩宸 发布日期:2010-03-08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BRT吗?

  BRT即快速城市交通系统的英文Bus Rapid Transit的缩写。是一种为了提高公交系统运行速度而设立公交专用车道的方式。这种系统最早始于巴西。目前在亚洲地区,韩国首尔市的BRT系统是最先进的。而广州的BRT从2月20日正式运营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16天!
  
  BRT开通第二天,我就有幸体验了BRT的便捷。总投资超过23亿元的BRT工程的投入使用,对很多百姓来讲,确实是如释重负。这种释放来自长久以来中山大道上举步维艰地出行状况终于可以见到尽头了。

  对于广州市的BRT项目,政府罗列出来很多好处。首先,BRT工程使得每一条主干道,都有一条真正公交优先的道路,让这种公共交通优先的意识深入人心。

  其次,BRT工程可以使得中山大道沿线市民无论是搭车还是开车都更加省时。通过设立BRT专用道、兴建23座人行天桥、增加3.9万米护栏,减少公交车与私家车、行人与机动车的交织程度,提高了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率。据统计,BRT开通后,中山大道沿线社会车辆平均运营速度也从原来的13.9公里/小时提高到17.8公里/小时。市民的出行速度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BRT项目还使得广州东部地区市民搭车进城更省钱。市民搭乘BRT公交享受票价优惠待遇。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BRT公交平均每天为搭车市民节省车费148万余元!同时,BRT开通后,通过站台内同一方向免费换乘,全市31条BRT公交线路已覆盖750对公交站点,约占中心城区公交站点的1/7以上。市民只要花2元车费就可以顺利通达,BRT也由此成为全市公交换乘枢纽通道。

  最后,据市交委介绍,BRT运营速度的提高,使得它的每百公里气耗比普通公交降低了5%。换言之,BRT公交开行一年,就可节省3天全市公交的用气量,从而对改善广州空气环境质量作出卓越的贡献。因此,市民可以从BRT公交系统的开行中获得一份环保层面的收益。

  然而,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列举了BRT公交的种种好处,但是反对声、质疑声还是纷至沓来。尝新的阿婆阿叔、赶着上下班的白领、还有领导和游客,纷纷在媒体的笔下、镜头中露脸。在路边,我询问了一些人对BRT项目的意见。

  路人甲质疑道:“在东圃、车陂、黄埔等地的多个居民住宅小区,附近原来有很多条行经家门口的公交线路,现在一下子没有了。我们的出行因此需要多转几趟车。车费增加了,时间增加了,草民百姓的这些损失到底应该由谁来埋单?”

  路人乙抱怨说:“为确保BRT公交的快速畅通,政府下令天河核心地区的多个重要的交通路口禁止左转弯。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车辆通行的时间和车辆使用成本,更令原来已经拥塞不堪的天河区他多条主干道的交通状况雪上加霜。”

  而路人丙更是愤怒的指责道:“政府规划部门和交委不顾中山大道沿线几十万居民的实际需求,一意孤行,宁愿将地铁六号线设计成走人烟相对稀少的黄埔大道东段,也不肯接受市民的提议,将六号线从员村拐入中山大道,让中山大道至黄埔沿线居民享受地铁之快捷。”

  BRT刚刚开始他的广州之旅,就几乎被“失败”的气氛包围。“杯具”越传越盛,似乎“杯具”已经是既定事实!但是大家似乎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其实BRT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尝试。媒体上质疑的声音如此之多,但是,“每一条主干道,都有一条公交优先的道路”这句话对于真正坐公交车、从来不打的、不开私家车的人们来说,好像并不只是空想了。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当我们在抱怨指责时,是否试过双手离开方向盘去思考呢?城市的超速发展,注定了需要牺牲。或者牺牲一些私家车,或者牺牲一些公交车,或者牺牲一些公车,所有的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个选择而已。

  的确,社会上的种种质疑声、指责声让BRT承当了各种压力。但那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BRT系统真正运行起来之后。政府要做到真正管得好,用得好,让市民真正得到便利与实惠。如果是这样,BRT系统对这个城市所作的贡献,就不仅仅在交通方面,更是在改善民生,提高政府自身形象等多个领域里。

   对于广州市的BRT系统,其发展之路还很漫长,我与大家一样,日日夜夜翘首期盼着一个泛着淡淡蓝光的广州市BRT系统之梦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熠熠生辉,为一千多万广州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