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为载体 感知生命的活力
四季的丝弦上,时光灵巧地弹拨着明丽快活的岁月。不知不觉中,我在附中已待了有两个半年头了。我不禁叹惜,高中的生活真是短暂而又美好!
记得,我刚踏入附中的校门时,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小。而谚语有云: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附中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但是却有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让我感觉到踏实和温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也在经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后越发地彰显出来。
从高一开始算起,我已参加过或者是见证过许多的活动了。其中,我想就“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谈谈我的感受: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下唱歌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的我迷迷糊糊地报了名,遗憾的是我吃了选歌不当的闷亏,在第一轮海选中就被扫地出门了。或许是那一次的不甘,今年我决定再试一次。2009年的10月,学校里沸沸扬扬地如期上演着十佳歌手比赛,这次总共有300多人参加角逐,算是有史以来阵容最强大的一次。幸好,这次的海选分三天进行。不然,这么多人一次性地拥挤在阶梯教室里,我怕心里会嘀咕着打退堂鼓呢。紧张感是有的,可赛还是要比的。有句话说得好:“有些事不需想的太过细致,只要前脚踏出,后脚最终也会跟上,其实事情的结果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于是,我站上了台,手握着麦,深呼吸,试图舒缓我内心的激动。此时,我的脑海中闪过几段在电视上看到的歌唱比赛的片段,回忆起那些评委老师说的话:“用你对这首歌的理解来唱出你的感受。”回忆的过程只有几秒钟,但我的心情确实平静了许多。在经过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我开始了演唱。我沉醉在了我的世界中。歌毕,全场雷动。这无疑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也让我初次真正地体验到舞台的魅力。即使赛后全身手脚冰冷麻木,我也要把这份热情延续下去。
是的,我想我在复赛时做到了。当时,我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做热情的传播者”。不在乎名次,只在乎我是否尽力了。而事实告诉我:“Yes,you can!”就这样,我挺进了十强。同时,我也结交了不少内心充满激情的朋友,他们带给我的,同样也是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最后,终极决赛在继校运会之后终于到来了。虽然我没有最终胜出,但是我也知足了。因为我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整个的参与过程。我们是在寻找一种精彩,分享一份快乐。我们想让艺术的魅力得以弥漫在整个校园里。
我认为,艺术同样也可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对于艺术的喜爱,尤其是对音乐的喜爱,于我而言,与生俱来。实际上音乐给了我最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给了我乐观向上的性格,也给了我饱满的自信。即使每天“三点一线”,我也能在快乐的歌声中度过。每天下午,在仅五分钟脚程的去饭堂的路上,我也要哼着小曲儿,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就这样自娱自乐着,其乐也无穷。
反观现今社会,有关校园学生跳楼自杀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而在经过网络公民的深入探讨和揭发后,我们发现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有学习压力大、有情感问题等,总之,其罪魁祸首是他们没有直面残酷现实的那份应有的积极乐观态度。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斥着空虚和寂寞。现下的网络流行语中“我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以及由它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的对话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说了这么多,我无非是想阐释一下“感知生命活力,艺术应当成为载体”的原因,以便更好地让大家意识到艺术的重要性。龙校长曾说过:“个体成长离不开艺术,没有艺术滋养的心灵将是粗砺和荒芜的。”我觉得,确实如此。尤其是当人们接受越来越多带有真善美的、高尚的艺术后,他们会自发地用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理念和拼搏的精神去应对一切的挑战。这才是艺术的真谛,生命的本真。
艺术是一个动词,我们用行动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