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阅读很重要?
(一)
12月10日,历时近两个月的第八节艺术节校园辩论赛圆满结束。期间,辩论赛选手之间的唇枪舌剑、妙语连珠,让人印象深刻。瑕不掩瑜、但我还是想提醒我们的同学:请学会并善于用事实说话。
事实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可以是亲身体验的积累、也可以是阅读的积累。
(二)
我今天讲话的标题是“为什么阅读很重要”,借用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12月12日来广州在“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上的报告标题。
朱永新先生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站得很高,看的很远。
叶圣陶老先生则曾深刻地指出:“看书是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说的很直白但也很通透。
我想说,阅读,让你我的眼聪慧、不至于被广州的灰霾沙尘所遮蔽;阅读,让你我的心宁静、不至于被信息时代的浮躁所牵制;阅读,让你我的精神阅历丰富、不至于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所困扰。
(三)
阅读很重要。但我们谈到这一话题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进行另一个追问,阅读什么、怎么阅读更重要。要阅读经典、要边阅读边做阅读笔记、读完后要写读后感,等等,如此的阅读不是重要,而是沉重。
而阅读原本应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当然是在去功利化后的阅读。
快乐阅读,首先是读自己想读的书。可以读卡通漫画、可以读言情武侠、可以读政治经济,等等。我们本身就处在一个以信息爆炸为标志的时代,选择面很大。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的阅读面确定,你的阅读面确定得太早太小,可能失去的阅读快乐就会阅读,更何况选择阅读的经验是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形成的。比如说读《南方都市报》,一份百多页的报纸,怎么读?
快乐阅读,其次是要读有所获。这个收获,发乎自我内心的需要、判断和选择。如12月7日发生在湖南湘乡的校园踏踩事故,媒体多有报道,你阅读了吗?你收获了什么?
(四)
我至今非常怀念我的中学时代。那时候,每个月我会有的几块钱零用,可能不够现在大家买一个肯德基套装或者买一本时尚杂志,但在80年代,我可以用它每个月定期来买《读者》、《中学生阅读》、《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散文诗》、《体坛周报》。特别是寒暑假期。因为到寒暑假我可以去乡下外婆家呆上一段较长的时间,与土地和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我的父亲还会将他的图书借阅证交给我,我可以去市图书馆借阅我想读的书。那几个假期,以这种借阅的方式,我读完了金庸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
我怀念我的中学时代,因为快乐的阅读,以及通过阅读所收获的快乐。
(五)
我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在中学时代,体验和收获快乐的阅读。
这学期以来,在我的高中历史课堂,做了一个尝试,在每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为“用历史眼光看社会热点”,我们在学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后,讨论了发生在广州的张氏兄弟劫持人质救母的事件;我们在学习三次科技革命的时候,讨论了世博会的发展特别是上海世博会的目标等等。这些案例,来源于平时的阅读。
我也非常钦佩我的同事李建辉老师,能用自己多年积累形成的阅读经验选择一些好文章以时文选登的方式推荐给我们的同学。我基本上每期必读,受益匪浅。
(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识。”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我想,阅读,它能帮助我们成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