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两会”
说起2008年的流行词汇,“山寨”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名了。“山寨”最主要的特点是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在这个山寨层出不穷的年代,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山寨版,山寨手机、山寨电脑、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倪萍建议立法封杀“山寨文化”,制止盗版、造假等山寨行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网友在网上炮轰倪萍,更有不少知名作家、文人撰文提出异议,倪萍的提案引发了人们对山寨现象一轮新的热议。先不管提案是否有理,大家对这样一个提案的热衷忽然让人们发现,近年来的“两会”,老百姓的关注度比以往大大提高了。 “两会”一改过去那种冷冰冰的形象,距离感逐渐消失。
“近”,成为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议题重在民生,两会离生活越来越近。人们在什么时候最关心政治?当政治确实会影响每一个人的时候。作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近些年来,人们对两会的关注持续升温。今年,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这些与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话题,成为人们热议两会、期盼两会的焦点,而这背后,是国家议题中民生话题的日益增多,是人们参政议政意识的不断增强。
孩子生在哪儿比较好?依中国教育现实看,生在农村不如生在城市,生在河南不如生在北京。教育投入往城市倾斜,这是农村小孩起跑线之输;高考分数照顾北京,这是人生拐点之输。孩子生在哪儿,取决于他的父母甚至是父母的父母,但只是追根溯源还是无法改变农村人、河南人的事实。捷径的办法是,教育政策否定城市与农村、北京与河南的差异,保障教育公平;民以食为天。这个“食”让人无从选择,奶粉中有三聚氰胺,喝得多了会得结石,火腿是被敌敌畏浸泡过的,吃得多了人人都会成为西毒欧阳锋。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长的,地里种的,自然的,人工的,只有“火眼金睛”才能辨别出是否可以放心食用。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怎么监管?一是严刑峻法,二要推动行业集中度,三要向可做标杆的出口食品企业汲取经验……诸如此类的民生话题层出不穷,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其本质就是为广大百姓争取利益的最高民主政治舞台。
其次,参与渠道多样,两会离百姓越来越近。从群众对两会的热议中,从网民的一系列调查反馈中,从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热烈讨论中,我们可以时常听到两个有力的字眼:互动。互动,把两会和百姓紧紧相连。两会召开前,代表委员们深入基层,与选民进行互动,了解社情,体察民情,汇集民意。 互联网上,“有话问总理”、“代表面对面”、“农民工手机报”等栏目拉近了网民与两会的距离。而此前总书记和总理的“网络问政”,更成为3亿网民“网络议政”的动力。上百万次的点击、数以万计的留言,见证着网民参与两会的热情。在人民网2009年的 “两会调查”中,数百万网民参与了“今年两会,您最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是什么?”的调查。全国两会新闻中心还第一次开创了“网络访谈室”,这也是2009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的一大创新之举。越来越多的网民已经习惯于把网络作为表达意见的通道,因为这种具有隐蔽性、快捷性的网络,可以使网民表达意见更为直接尖锐,但同时也有可能更深入地指出一些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事实证明,这一做法让人为之叫好,“网友问题又麻又辣,嘉宾回答不躲不避。”更激发了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显然,政府在这里收到的,是更多公众的支持,是更多有积极意义的民意汇集,是公众对政府的厚望和信心。
有同学可能会说,两会,离我们中学生还是太远了。
实际上,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两会离中学生越来越近。每年两会都会讨论一些关于青少年的问题。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中,有相当部分的比重涉及到中学生。有代表建议,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应明确规定“中小学校的上学时间不得早于八点”;针对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由于各种原因轻视生命自杀的现象,有代表提议在中小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还有代表提议制订《学校午餐管理法规》,保障中小学生健康安全,等等。更有很多来自两会的声音,呼吁国家关注中学生的幸福指数,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同学们,当“两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你关注“两会”吗?会不会有同学连“两会”指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有网络调查显示,73.8%的中学生认为两会离自己“远”,他们只知道大会堂开会了,可会议讨论些什么,却是大人们的事,与己无关。当问到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哪些关于青少年的政策、条例或意见?还有过哪些重大举措?许多同学更是回答不出来。
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是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连在一起的,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因而关心国家大事是每个公民爱国意识的重要表现,是公民应该具备的品质。社会人,当知社会事。“两会”就是中学生了解国家的一个机会。“两会”是全体中国人的“两会”,人人都可以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由于种种限制,你也许不能亲临北京的大会现场,但给予他足够的关注,则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
同学们即将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建设者,关心国家时事,是我们成长与成才的内在需要。未入社会而先知天下,可以为我们将来担负起国家建设重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提高和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个民族总要有些仰望星空的人,如果大家都只关注自己脚下的那一丁点土地,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中学生关注“两会”就是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就是关注自己“精神家园”的建设,就是正确科学地经营自己理想和信念的开始。
2009年“两会”已圆满结束了,但他所带来的作用和思考却将深刻延续。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关注国家发展,同盼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