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中的新元素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宪法中的新元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2018年3月11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中的21条做了修改。第一次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主要想陈述一下在积极学习和践行宪法过程中,如何自觉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去设想和想象,敢于对同一事物产生质疑,敢于对同一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并努力去思索,去寻找新的答案。假设想像,质疑,提出新见解,探索新答案这就是创新过程。
其次,多给自己表现的机会。多参与实践操作,思考,总结,提升,当你学到新知识后,就会增强信心和勇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要敢于质疑问题,敢于碰撞,敢于大胆求新,你的创新思维和精神会不断增强。还要敢于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到社会中去,这更能帮助我们理解理论知识,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主动构建知识,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学会查阅资料,把零碎的、粗糙的思考片断系统地组织起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树立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经常设法为自己安排“成功”的机会,让自己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
第四、自觉塑造宽以待人、善于合作的品格。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善于合作,多向交流,取长补短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每一个解题新方法、一次小进步都是创新。培养创新能力就在我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创新,作为五大发展新理念之一,已经写进宪法新篇章,努力、自觉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既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的法定义务。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