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生物馆,缤纷大世界——记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之行
2017年11月14日下午,我校初一年级全体学生怀着兴奋的心情,抵达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收藏了大量国内外珍贵生物标本、并具有华南地区特色的生物博物馆——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进行参观。
跟着中山大学生科院专业的解说员,同学们从一楼的昆虫标本馆开始,展开了一下午的神奇之旅:艳丽多彩的蝴蝶标本,栩栩如生的蝉蜕标本等让同学们看得眼花缭乱,半天挪不动脚步。这些昆虫身体小,但每一个触角、纹理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玻璃窗内,大家都细细定睛观察。
看完昆虫标本这个精致的小世界,一个转弯后,大家被刺鼻的海腥味刺激得捂住了口鼻。原来,这是陈列着大型标本的哺乳动物馆,此处存放着各种哺乳动物的头骨及身体标本。这里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的展示了馆藏的部分动物标本及其自然生活的场景。种类繁多的标本,许多闻所未闻的物种,让同学们看得兴奋不已。
接下来是鸟类展馆,那里存放有各种鸟类动物的标本。解说员说,鸳鸯,在现实中并不如传说中的那么恩爱,也并不会因为另一半的丧生,就也跟着死去。在鸟类标本馆,我们看到了开屏的孔雀,还有小如指甲盖的鸟以及可爱的猫头鹰宝宝。
这次参观让我们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生物,听到了平常听不到的生物介绍,学到了新的生物知识。很多同学眼中都闪着热爱科学与自然的光,希望这种光像火种,在未来会越来越亮。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之行
初一8班 范丞玥
2017年11月13日下午,我校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分两批参观了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昆虫标本。此处有各种各样的昆虫,缤纷多彩,栩栩如生。随后是哺乳动物展区。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具北极熊标本。解说员说,这是一头合法捕杀的北极熊,是由一位美籍华裔赠送的。
接着我们来到了非哺乳动物区。一进去,几乎所有人都闻到了一股“怪味”,拿着明信片捂住口鼻,也依然能闻到这种味道。令同学们记忆犹新的不止是这种“怪味”,还有那两条巨大的蟒——目测约2米,虽然说没有毒,但还是会令人有些毛骨悚然。经过了一段“难熬”的时光,我们来到了隔壁的一间馆,令人庆幸的是,没有那种“怪味”了。里面是一些飞禽以及一些小动物的标本。最令大家感叹的是孔雀的标本,作为一个从未见过孔雀开屏的人,也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吧。
最后大家来到的是自然环境馆。在这里,同学们认识了翻车鱼——名字奇特、长得也十分特别的鱼。此展区给大家展现了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参观这些标本,使大家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同时,我们也希望今后也能看到这些奇特的动物在大自然中的实际生活状态,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珍惜它们、爱护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