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叛逆中追寻自我

作者:初一4班 李心玥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一4班李心玥。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在叛逆中追寻自我。

最近,我读了黑塞写的《德米安》。全书记叙了少年辛克莱在德米安的指引下追寻自我的艰辛历程。出生并成长于一个“光明世界”的辛克莱,在10岁之际偶然发现了与所处环境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是无穷的黑暗,是犯罪、惊悚、禁忌的集合之地,是令人好奇而又畏惧的地狱。两个世界同处于一个空间,相邻而生,中间却仿佛矗立着高耸的城墙——来自光明世界的人们用华丽的宗教沐浴人的心灵,使他们沉浸于所处世界的美妙,而逐渐麻木对黑暗的认识。辛克莱对黑暗世界的发现,使他逐渐觉醒对其的认识。这令他痛苦,令他彷徨——究竟是该回到那个甜蜜的光明世界,还是沉沦于黑暗?

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是辛克莱。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在伊甸园式的无忧无虑中度过。直至有一天,来自黑暗世界的那条蛇——叛逆,打开了伊甸园的大门,从此我们走出了极乐之地,走向复杂的社会。叛逆,让我们开始从饱含父母百般呵护的光明世界中挣脱出来,让我们不断发掘甚至扩大自己内心中的阴暗面。我们尝试着厌恶各种人和事物,在社交网站上写下一句句消极话语,年少的冲动促使我们被黑暗世界的刺激所吸引,我们对父母的教导故意置之不理,甚至在黑暗世界的诱惑下朝着对立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彻底宣泄内心的阴暗面,还是强迫式地压抑它,结果都不是健康的青春。前者会将我们推进黑暗世界的无底深渊,后者会让我们永远地纠缠于这两个相反的世界。我们应该做的,是以冷静的头脑审问自己:叛逆,是我们的初衷吗?我们是真诚地执行着叛逆吗?我们的叛逆是出自于内心的真实感受,出自于内心真实的绝望和仇恨吗?我们是真正地想要走进黑暗世界,真正地愿意受阴暗心理操控吗?

我们会听到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回答:并非如此。叛逆,出自于年少气盛的无知和对挑战权威的渴望,是我们被一时的冲动所麻木,盲目地仿效潮流的结果。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不是黑暗世界,而仍然是美好,仍然是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叛逆所代表的黑暗世界与我们的初心所代表的光明世界对峙,我们会犹豫,会迷茫,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朝着黑暗的那边走去。但是,正如辛克莱在痛苦抉择时总会得到德米安的指引一样,我们的内心会在悬崖勒马,会走向正途。

彷徨少年时,我们的心理发育滞后于身体,又加之外部社会的刺激,我们往往迷失自我,盲目追求时尚,崇尚反抗。追寻自我,并非是将自己与外部社会孤立,而是消融内心的矛盾与叛逆,理性看待光明与黑暗。追寻自我,不在光明中一味地陶醉,也不在黑暗中逐渐消沉。追寻自我,找到自己的初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德米安,在它的指引下一路前行。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在叛逆中追寻自我
在叛逆中追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