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而有趣的生物活动课 ——参观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小记

作者:初一7班 王佳怡

    10月27日下午的生物活动课可谓充实而有趣,先是在学校聆听了生物知识的讲座,之后我们步行前往不远的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参观。

    讲座下午3点20分开始,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坐在阶梯教室。讲座老师走是中山大学的在读研究生。生物界奇妙的仿生现象令我们大开眼界。

    讲座结束后我们全班又来到了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生物博物馆座落在幽静的中大生科院对面,看上去并不起眼,但以丰富的馆藏,极具特色的文化学术氛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首先参观的是综合展厅。这里有神奇的热带雨林“倒木”,高大伟岸的亚洲象的实物模拟景观;有陈列古动植物化石与被誉为“活化石”的动物标本;还有展示古代爬行类和水生哺乳动物的骨骼标本。

    展厅的左侧可谓是“琳琅满目”,贵州龙动物群令人大开眼界。我用手撑着玻璃,仔细观察这曾经生活在2亿年前的胡氏贵州龙。望着化石上覆着的一层薄薄的沙土,我突然想起,既然贵州龙生活在2亿年前,那它岂不是比恐龙的出现还早?同学们显然也对这种新奇的生物充满着疑惑与不解,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在争先恐后地询问起讲解员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贵州龙并不是一种恐龙,并且贵州龙的躯体结构证明,它并未完全适应水生生活,只适合在海滨或浅海区域生活。展厅内结合形象有趣的展板,为我们展示了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和复杂的生命现象,这使我们更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生物。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脊椎动物生态展厅。生态展厅内容科学严谨,在200平方米的展区里,展出的动物标本含 4纲18目40科共计72种。澳洲动物、非洲动物、亚洲动物以及特色海洋脊椎动物,都显得栩栩如生。

    最后我们还一睹了生命科学长廊、昆虫标本馆等展馆的图片和标本,那些已经或濒临灭绝的生物无一不令我们震撼。我看到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始,地球上的生命正式揭开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之旅,但现在,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丧失。

    参加结束后,我有了些思索:我为地球光辉灿烂的历史而骄傲,却为地球上生物的未来而担忧。当我们在博物馆里受益匪浅时,是否也在一起期盼着,努力着,不让更多的物种,只能出现在一层暗淡的玻璃后?

充实而有趣的生物活动课 ——参观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小记

 

充实而有趣的生物活动课 ——参观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小记

 

充实而有趣的生物活动课 ——参观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小记

 

充实而有趣的生物活动课 ——参观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小记

 

充实而有趣的生物活动课 ——参观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小记

 

充实而有趣的生物活动课 ——参观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