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风吹雨,如沐春风大讲堂 ——王先霈教授在中大附中开讲
作者:吴思思
发布日期:2013-03-30
昨日,2013年广州市“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研讨会暨海珠区第八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交流会在我校举行。会议议程分为两场:上午,由我校谢宇珍老师执教“文学社活动辅导”课,并由与会专家、教师点评。下午,首先举行海珠区中语会成立仪式,然后是邀请王先霈教授做讲座。
王先霈教授的讲座是昨天活动中的最大亮点。王教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导、文学院院长、校出版社总编辑、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研究文学批评学和中国古代文论,著作等身。在整场讲座中,已经73岁高龄的他,精神饱满,娓娓而谈。
王教授谈论的要点包括作文的可教与不可教,作文教学怎样循序渐进,作文与说话的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等四部分。王教授虽长期研究文艺学,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样谈得透彻。
王教授在阐述以上主要观点时,时而旁征博引,时而讲述亲身经历事,讲话左右逢源。从社会名人对中学语文教育的批判、疑惑,到陆机《文赋》,到《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又到清代王筠的《教童子法》,陈寅恪的清华大学入学试题,到无情对,到朗巴德效应,到西塞罗的文章,任何材料总能信手拈来。至于“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学对对联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读书还是要读经典,不要被书商牵着鼻子走”等等观点,同样给在场的人很大启示。
正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的孙丽红老师在总结时所说,这场讲座让听者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