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前瞻——我校召开“学案导学”课堂模式探索小结大会

作者:罗朝猛

秋高气爽。10月17日下午,我校在阶梯教室举行“学案导学”研讨课小结大会。

总结会上,“学案导学”研讨课执教教师代表沈远贵做了题为《我对“学案导学”课堂模式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的发言,沈老师反思了其所执教的那节研讨课的得与失,再现了那节课的教学流程;廖芳老师以科组长的视角做了题为《必须迈过这道坎——关于“学案导学”的几点思考》的讲话,廖老师全面肯定了“学案导学”课堂模式探索应该是方向,深刻剖析了在推进过程中所存在问题与成因,提出了如何推进“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建议;罗朝猛老师做了题为《在爬坡中奋力前行——中大附中“学案导学”研讨课初步小结》的发言,他首先向老师们反馈了各科组长对“学案导学”研讨课的评价意见,继而与老师们分享了他自己对“学案导学”研讨课的点评,接着介绍了湖北枝江一中“423课堂教学模式”、山西新绛中学 “学案导学课堂模式”和北京十一学校一些围绕“学案”进行大胆探索的做法,最后就我校如何深化与完善“学案导学”课堂模式探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廖珂校长在总结会上就我校“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如何走得更远做了讲话,他要求各科组要认真研究下阶段如何开展此项工作,他要求全体教师要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下去。

近年来,我校课堂在静悄悄转型,从“青课赛”、“名师课堂”、“同课异构”、“魅力课堂、效率课堂”一步一个脚印在奋力前行。本学期学校提出以“学案导学”为深化课堂改革为抓手,共22位教师“饮头痰汤”执教“学案导学”研讨课,听课教师达477人次。

我校提出,通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其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五大转移:一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二是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实现以讲、听为主向说、做为主的转移;三是限制讲的时间,实现先讲后练向先学后讲的转移;四是注重能力培养,实现由单纯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举的转移;五是重视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实现无差异教学向因材施教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