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伴我行
作者:初一(2)班 练杏汶
发布日期:2014-10-29
2014年10月28日下午第八节课,我校在讲学厅举行了 “古诗吟诵”主题讲座。主讲人是东风西路小学朱雪英老师,初一及高一级全体学生均参与了此次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互动积极,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拉近了与国学的距离。
讲座一开始,朱老师便告诉同学们要用“温情”交流,以一首《满江红》带领大家进入了美妙的吟诵世界。朱老师用独特的吟咏方式表现出了诗歌的满腔悲愤,让同学们顿时产生了对吟诵的兴趣。随后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学习了如何吟诵此诗,一时整个大厅只听见朗朗的读书声。
在同学们有了对吟诵的初步认知后,朱老师再讲了吟诵的必要性。她提出,中华国学文化正逐步流失,传统正在迅速消散,形势十分严峻。而要领略国学魅力、学习国学的最好办法则是吟诵。
“平长仄短,依字行腔”,这是吟诵的基本规则。同学们心里对吟诵都有了认知后,大家开始学习各种不同诗句的吟诵。哀愁的《枫桥夜泊》、忧伤的《静夜思》,讲学厅中充斥着悦耳的歌声。待学习到《诗经.击鼓》时,全场的气氛达到了一个最高点,欢快跳跃的节奏让同学们激增对吟诵的趣味。《东门之杨》和《东门之池》音调柔和,老师与同学们的吟诵声和谐融洽,浑然天成。最后,朱老师以《诗经. 匏有苦叶》作为讲座的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吟诵声久久环绕。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国学文化,收获了演绎国学的方法。正如朱雪英老师所言,吟诵是学习国学的最好方式,传承国学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我们有义务为国学铺起一条通往未来的五彩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