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者农药”鸣冤

作者: 初一(1)班 李睿彤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一1班的李睿彤,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为“王者农药”鸣冤。

       上个暑假有一档热播电视节目《中国有嘻哈》,当中“freestyle”一词成为网络热搜词,一个月内搜索量超过四千多万。不过,另一个词远超“freestyle”,搜索量一亿六千多万。什么词?“王者荣耀”。

       一年多前横空出世的“王者荣耀”是一个5V5Moba对战手游,一上线就得到追捧。至今,注册玩家已有两亿多,平均每七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在玩,日活跃玩家就有七千多万。但是,这样一个好玩的游戏,近几个月却被舆论狠狠批评。

       看人们对“王者荣耀”口诛笔伐所列举的极端例子,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批判的理由却层出不穷。诸如什么有名无实,内容空心化;令青少年沉迷游戏无法自拔;诱导玩家不断砸钱充值等等。于是乎,正在玩者每次游戏都带着负罪感,潜在玩者莫名与它划清界限,甚至“恨屋及乌”地排斥该游戏的制造方——天美工作室,导致一段时间内,天美工作室制作的其他游戏的删除量暴增。与此同时,无数家长愤愤然,把“王者荣耀”称为“王者农药”,意为这款游戏“毒害”学生。所谓:垃圾王者,毁我青春,骗我钱财。“王者荣耀”已然成为“垃圾游戏、无心向学、自毁前途”等等的代名词,被无数人唾骂。

       但我觉得天美工作室和“王者荣耀”不应该受到那么多批评。首先,关于内容空心化。我就觉得奇了怪了,一个仅供休闲娱乐的游戏,难不成你们还想它和教育软件相媲美,包含巨大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其次,关于青少年沉迷游戏。确实,不少青少年热衷这个游戏,但这是为什么呢?游戏做得好啊,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啊。况且,游戏本身根本没有强迫玩家上线,这完全是玩家自愿的。还有,腾讯早就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跟踪游戏时间和消费情况,家长们完全可以在上面看到自家孩子的游戏情况。青少年沉迷游戏,固然有自制力不够的原因,但是,家长对孩子的监管、对自己的账户管理不到位,也要负责任。再次,关于诱导玩家砸钱充值。你得承认:游戏制作是商业行为,绝非公益服务,企业需要盈利,天经地义。“王者荣耀”从没有强迫玩家充值。玩家自愿充值,这能怪游戏本身吗?相比之下,有的游戏一上线就强迫玩家充值,否则就进入不了下一关,为什么它们不被批判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游戏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推出不久就game over了。

       “王者荣耀”到底是不是“农药”,不能偏听一面之词,更不宜一棍子打死。它被贴上耸人听闻的“农药”标签,当中包含了多少媒体的夸大其词和游戏竞争对手的恶意中伤?可见,“王者”的害处并不是游戏,还是在人自己。不是还有人把“王者”当成了社交的“润滑油”吗?其实,只要我们能理性安排游戏的时间和方式,“王者荣耀”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消遣游戏,绝非骇人听闻的“王者农药”。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合照

 

合照

 

合照

 

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