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脏”该怪谁?

作者:初二5班 孙韵淇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初二5班的孙韵淇,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出口成脏”该怪谁。

近日,一则新闻《小学生"出口成脏"该怪谁》引发热议。标题中,“过半网友认为网络应该背锅”之类字眼令人认为网络才是学生群体“出口成脏”的实际引导因素,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网络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确实并不陌生。可尽管学生们能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在日益增加,网络并不能成为学生群体生活中的主导部分。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同学之间的交谈与家庭生活中的流露才最有可能是学生“出口成脏”的罪魁祸首。

作为一名初中生,经历告诉我,网络对学生的行为并没有多大改变,最大的影响其实来源于同学们的相互“污染”。在学校,学生有各色人等。课间,最常见的情景是一群“好哥们”高谈阔论,期间总夹杂着脏话,一词一句像随风的病毒,纷纷扬扬撒向班级的各个角落。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一个班的人就被同化了。

从街巷里高声的叫骂到目前最新的骂人词汇,基本没有什么是现在的学生不知道的。“出口成脏”的人往往是学生中的脏话教唆者。一个这样的“榜样”就可以带歪整个班的班风。

家庭中的大人所带来的影响,也常常会给孩子造成不可磨灭的印记。大人吃饭时不经意的一句工作抱怨,看电影到兴头上突然出口的一两句评论,压力大时的一句感慨,都会成为孩子潜意识中的一个“标杆”——父母这么做,我也可以。从今以后,面对生活中类似的事物,孩子们脑海中就可能会有脏话不由自主地浮现了。

有的父母在家里根本不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当着孩子的面,粗口脏话什么都来了。孩子还小,肯定有样学样。当家长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辩解时,无形中也为孩子找了一个借口。孩子们在家里形成习惯后,到了学校又如何避免得了呢?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明知脏话不好,为什么还要说呢?于我自己的看法而言,同学之间说粗口的原因之一不过是说话“带感”,也就是能够更强烈也更为准确地表情达意。其原因之二是为了发泄、宣泄堆积的压力。

我认为,与其大费周折地讨论学生“出口成脏”究竟是哪一方的错,不如在制止此事方面下点功夫。每个家庭都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养和素质,从家长自身做起,拒绝“出口成脏”。同时,学生们自己也不应该让这样的话语继续流传开来,让粗口止于学校,这样,学校生活的环境才能纯净一些。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