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父母的英语水平说起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二(9)班的王俐。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从我父母的英语水平说起。
我先说我父母的学历。我父亲是博士,母亲是硕士,博士硕士当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独到的研究,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但英语水平很好,更准确地说,是英语的听说能力。他们都从农村出来,中小学也在村镇学校就读,英语方面笔试成绩还不错,但听说能力就弱了。我们平时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在我们从乡村出来的父母那一辈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他们的发音不标准,就连“China“也会读成“拆那”,遇到长句子便只说几个关键词,再加上手势帮忙。以前,我还没有觉得他们的英语怎么差,直到前不久德国交流小伙伴来我家居住,我真切体会到了。
每当看见父母用蹩脚的英文加手势跟德国小朋友交谈时,我总会想到那个德国小朋友的家长。她父母的英语讲得很好,我们交流很顺畅。这样一对比,我开始为父母难为情,甚至有点嫌弃。我感觉德国朋友也在嘲笑我的父母。(这当然仅仅是我个人的胡思乱想。)这种情绪一步步加深,以致我常常与他们发生冲突。
一天中午,母亲质问我为何不将三明治给德国小朋友作早餐,说我有点吝啬。我从未想过她竟然这样说我,强压下怒气解释道:我已经给她拿了三明治作中餐。她听了我的解释后跟我道歉,可我不接受,同时奚落起她来,字字如针,不留情面。她听着一言不发。我絮叨的冷嘲热讽后是一种诡异的宁静。突然,我的母亲发话了:“我很讨厌你最近的行为,你不就是嫌弃我英语说的不好,给你丢脸了吗?可是你知道我们当时哪有你们这么好的教育啊?就算我们努力想要学好英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说着说着,她竟然红了眼眶。
母亲可是我眼里的女强人啊。她的一番话让我大感意外,手足无措。我开始反省,看来是我太过分了。他们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到上学到时候,中国改革开放还时间不长,学校教育仍很落后,一个老师同时教好几个科目,英语更是得不到重视,他们学的基本上是哑巴英语,就是强调笔试考试,没有什么听说方面的训练。这个真的不能怪他们,反而,听说水平不高的他们能勇敢地开口使用英语,这已经很值得鼓励了。的确,语言就是交流工具,而交流首先应该是听说,这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与全世界无障碍交流,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
越来越开放的中国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学习英语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老师和同学的英语水平都很高,我们可以在课室里大声朗读英语,可以用英语畅所欲言,我们在广州有很多机会和外国人交流,各种媒体上的英语学习资源极其丰富。如今的中考也有了听说考试,这就是语言学习的方向。希望同学们在听完我这一番讲话后,能端正自己对英语听说的看法——这将对日后英语的学习与应用起到莫大的帮助。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