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定与行动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三3班的张孟佳。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协定与行动。
今年的5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大学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了演讲。他重申,气候变化不可否认。他说,去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过去的10年也是最热的10年。现在人们已经看到了大规模的洪水,更强力的龙卷风,没有雨的雨季,以及更加猛烈的飓风和台风。以往每十年发生一次干旱的地方,现在周期变为每五年甚至两年。海冰处于历史最小面积,海平面却是历史最高水平。陆地上,几乎所有地方的冰川都在减退。著名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将很快仅存在于故事中。由于气候变化,一些地区变得不可生存,人们便被迫从退化的土地向城市和其他国家移民。北非和中东的大规模难民迁移带来了地区的政治动荡和社会紧张气氛。2016年,全世界11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400万人由于自然灾害而流离失所。这是由于战争冲突而流离失所的人数的三倍。
正如古特雷斯所说,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带来的影响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它影响到每个地区、每个国家,和我们每个人。正因为如此,2015年12月12日,195个国家和欧盟代表于法国巴黎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携手对抗气候变化。其目的是:通过改变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对抗全球变暖。迄今为止,在全球197个国家之中,《巴黎协定》已对其中147个国家生效。另有48个签约国尚待批准协定,只有尼加拉瓜与叙利亚两个国家没有签署协定。
然而,在2017年6月1日下午3点36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开始协商新的条款,可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甚至缔结新的气候协定。
此次特朗普宣布退出,加入尼加拉瓜和叙利亚的小阵营。而前不久的10月,尼加拉瓜一改反对立场,正式宣布加入《巴黎协定》,最近,叙利亚也宣布拟同意加入。于是,特朗普的决定让美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明确拒绝加入对抗气候变化阵营的国家,可谓特立独行。
于是,《巴黎协定》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既然连美国这样的发达大国都能退出,那么,此协定的约束力何在?
人们常说:“任何事情关键看行动。”中国在既往的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而在特朗普解释他退出《巴黎协定》决定的同时,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美国民间已经选择了低碳的未来,即使没有美国政府的领导,尽管美国选择加入了拒绝《巴黎协定》的小阵营,我相信,美国各州、城市、企业都会挺身而出,更加努力捍卫地球的未来。
在气候变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巴黎协定》的落实显得越来越有必要。签订协议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雄心的协定更需雄心的行动。落实协议,各个国家都应该存异求同。发达国家更应当走在气候治理的前列。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巴黎协定》的落实显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各国需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摒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精诚合作、齐心协力,让协定真正实现“着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