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诺贝尔奖管窥交叉学科的未来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高三1班舒集。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由诺贝尔奖管窥交叉学科的未来。
2017年的诺贝尔奖获奖名单已悉数公布,化学奖授予了冷冻电镜技术的三位开创者:理查德亨德森、雅克杜波切、约阿莱姆弗兰克。
其中的弗兰克教授因作为生物物理学家而获得化学奖尤为引人瞩目,如此跨界获奖,引起人们很多议论纷纷,他们说:一个物理学家怎么获了化学奖?。我认为这是他们的错误认知导致的。化学不仅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范围,还有包含大量研究材料、医学与环境的内容。
化学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对分子结构的认知,而分子结构的认知又有赖于先进的观测仪器,研究分子属于化学学科,观测仪器的研制又是物理研究领域,那么这两门学科由此产生密切关联。可见,化学奖出现生物物理学家是正常的,冷冻电镜技术就是一个典型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的舒适程度、对生命的延续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促使材料与医药进行突破。当传统的学术范式无法满足需求,研究者们就会尝试整合多学科和相关专家进行攻关。
在学科交叉上,弗兰克教授不是第一个尝试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诺贝尔奖本就是表彰不同领域重要突破的奖项。
自然现象本身是从宏观到微观连续延伸的。定义物理、化学、生物只是便于科学研究的粗略分类,很多研究都是在不同的学术背景下做着同一份事业。现在,知识结构不断变化,传统知识持续被新兴知识补充或取代。新旧知识的不断演化刺激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最近25年,交叉性的合作研究获得诺贝尔奖项的比例已接近一半。
不久前出炉的国家对大学“双一流”的评比结果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在重视各大学原有重点优势研究领域的同时,也明显侧重对医药与材料等学科的支持。“双一流”的支持计划将极大地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可能出现跨学科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