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拾荒者的擦肩而过

作者:高二1班 凌敏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二1班的凌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我与拾荒者的擦肩而过。


01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目前日产垃圾多达2万吨,除了环卫工人的清理工作,稍加观察,你就会发现广州的垃圾回收利用离不开拾荒者。

我每天搭乘地铁上学,路上会穿过一条巷子。高一下学期,有一个月,巷口经常会出现垃圾堆,其恶臭使人作呕,每次经过我都会尽快走过。某个早晨,我一近巷口,就看见一位拾荒者。她一头银发,扎着一个小辫,大概五六十岁,一米五几身高,小麦色的皮肤,破旧的短袖和7分裤。她特别瘦,手臂上可以看到突起的青筋。接着一周时间内,我都遇到了她。我看到时不时有苍蝇环绕着的她眼中不是对纸皮或者塑料饮料瓶的渴望,而是一种深深的疲倦感与迫切感。擦肩而过的一瞬间,我有点担心,害怕她徒手捡纸皮会被锋利的东西割破手指,害怕她捡剩余的食物吃坏了肚子。

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提供一个舒服的住所?帮助她免于拾荒的生活?不能。那我到底能为她做些什么?个体的力量总是特别渺小,何况我只是一位17岁的高中生。转念一想,准备一份早餐总能够做到吧。连续擦肩而过的第二天后,我准备了一份早餐放在纸袋里面——一瓶矿泉水和一份面包。我早早地出门,在巷口等了5分钟左右还没看到她的身影。我看了眼手表,可能要迟到了,我把纸袋放在垃圾堆旁边,反复确定这是一个她第一眼便能看到的位置。街道的卫生整治如龙卷风一般,巷口再也没有出现过堆积如山的垃圾,自然而然地,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位拾荒者。那个学期,每当我从巷口走过,总是会想那份早餐。她收到了吗?

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太多的城市拾荒者被遗忘。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官方数据说,西安城市范围内有拾荒者大约3万人,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像西安的大城市至少有上百个,那么拾荒者数量惊人。初步估算,全国有拾荒者600万以上。就在上周四晚自习放学后,从地铁到我家小区门口不足5分钟的路程,我便看到了两个拾荒者。第一位戴着一个帽子,他的身边围着4、5个大袋子,里面装的可能是塑料瓶。第二位蹲在一个厨余垃圾桶旁,她小心翼翼地挑选出还能吃的食物放进塑料盒里面。两位的年纪都大概在四五十左右。这么庞大的群体存在于我们身边,但我们从未真正看清他们的脸庞,他们是城市的隐行者。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到拾荒者这个群体,关注到他们默默无闻的背影,关注到他们疲惫不堪的眼神,尽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关怀他们。个体的力量尽管渺小,我依旧会为他们而祈祷,正如《微微》中唱道:“微微晨光点亮喧嚣世界,微微温暖融化昨夜的冰雪。” 当然了,不仅要靠我们,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城市拾荒者问题。光鲜的城市不能总是正面,城市的侧面、背面有很多如拾荒者的群体需要受到关注和关心。他们不仅是减轻了垃圾分类的一些负担,更是城市的一部分。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