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给我的教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初三8班的梁星域。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大赛给我的教训。

初一时的今天,我和李昀恺等人赴佛山参加了2018年全国青少年建模比赛。赛前一个多月呕心沥血的准备让我们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第一次参赛就成绩斐然,那时我的心情可以说是喜不胜收,于是在2019年十月末,我等组织起三支队伍再次赴赛。我本希望能凭借前一年的参赛经验,延续之前荣耀之路,争取三支队伍全拿一等奖,但后来事实证明,我想的太简单了。因为比赛高手如云,竞争激烈,我们的团体赛又发挥不尽如人意,最终两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就是我们的赛果。得知成绩,我的大脑霎时只剩下无限的空洞,恍若被掏空了灵魂一般。回望初一时的赛前准备,我们要啥缺啥,为了获得竞争的资格,我们只能靠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与光阴;而这次比赛,各种工具材料应有尽有,可结果却不尽人意。
失败是成长的必然,我要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成功的伏笔。所以对此,我做出了以下几点反思:
第一,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充足的规划。本次比赛我们并没有列出具体的计划和章程,浪费了时间,仓促备赛,有的队员甚至到了台上演讲时还是一头雾水,竟能说出“一轮明日从西边升起”这样的话。重要的演讲环节失利,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看看身边学习顶尖的同学们,他们大多会每天提前制定计划。比如,他们会根据课程表提前预习次日的功课,猜想上课会学到的内容,而不是一上课老师讲到哪就听到哪。提前规划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条理,学习效率也能提高。
其次,作为团队比赛,不要一个人承担太多。这次比赛失利的一大原因,是身为老选手的我没有尽到队长应有的职责。我一直觉得,一个没有责任感和尊严的人,和一只落魄的野兽也差不了多少。但我所认为的责任感,就是以己之力尽量帮大家干完所有任务。因此,我总是一个人埋头苦干,没有给大家分享前一年成功的经验,没有教授制作模型的技巧,甚至没做动员以予大家精神上的鼓励。总之,我没有激起大家争第一的决心。我曾在学生会工作过,身为部长的我也是很少分配任务,基本上一接到任务就自己干,留给部员们磨练自己的机会也就少了。我反思,这样只会自己承担的领导者,当着有什么意义?真正的团队合作应该给予大家明确的分工,让所有人共同参与,一起体味其中的乐趣,这样成功的几率或许远比自己一人拼死拼活干出来的大,而且,每个人都会很有成就感。即使没达到目标,至少大家曾肩并肩,在炙热中一起向前。不论结果如何,想起之前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美妙的时光,也不会感到遗憾了。这才是一个团队存在的真谛。
以上是我的总结。这篇稿子是去年写的。当时是想和后面的选手们分享一下我的教训,以便给予大家启示。但新冠疫情使得2020年全国比赛没有举行。不过不要担心,后面还会有全国赛事的。希望新的攀登者们在赛场的高峰上攀得更高,做得更好。
感谢去年的自己,为现在的我留下了这篇稿件。或许,不必再埋首于远昔的过去,比赛而已,输赢皆过往。做好现在的自己,把握好未来,才是关键。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