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为什么我们没法接纳艾滋病人

作者:初三1 陆逸宁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三1班的陆逸宁,我十分荣幸能够在中考前夕得到这个讲话机会!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究竟为什么我们没法接受艾滋病人。

       提起艾滋病,大家可能会头皮发麻,会感到恶心,即使我们明白,与艾滋病人同桌吃饭,同喝一杯水,甚至接吻,都不会传染艾滋病,更不必说面对面交谈或握手了。我曾读过初三4班一位同学的一篇作文,文章说的是她与父母的一位艾滋病携带者朋友的事情。她的父母千方百计阻止她与那位“朋友”接触,甚至连“艾滋”这个词语都没法说出口而是用“那个”来指代。那位同学在文章最后说“我们能否让他们笑着度过余生”。可见,人们对爱滋病患者的抗拒。我们为什么难以接受艾滋病人呢?我想,原因可能更多的出在道德上。

       大家想想看,我们过去被灌输的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是什么?吸毒共用针头、嫖娼等,即,他们感染艾滋病是不洁身自好。不洁身自好就和道德扯上了关系。而一旦某人某事被贴上道德不好的标签,我们自然就会拒绝他们。但是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我们过去的认识大都错了。大部分艾滋病人染病是因为血液买卖、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即,卖血或输血。被输血者感染艾滋病完全是被动和意外的事。如果有人需要输血,那么一定是处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除了输血别无选择。至于卖血者,则更为悲惨,他们大多是生活难以为继的穷苦人。诸位听众,你们想一想,要不是走投无路谁会去卖血?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认为感染艾滋病是因为个人不洁身自好呢?看看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有关艾滋的信息,不论是标语,广告,或是居委会派发的传单,上面都写着 “共用针头会传染艾滋病”一类的话。于是我们都以为“哦!原来艾滋病患者都干过诸如吸毒一类不堪的勾久而久之,偏见就在我们心里形成。

       怎么样改变这种偏见?这需要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循其本”,当我们知道,很多艾滋病人是因为输血而感染的,我们就不会对他们道德歧视。当我们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母婴、输血和性,我们就不会没有理由的恐艾。改变我们的观念,理性、科学、平等地看待艾滋病人,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倘若我今天的讲话能够给学校操场上的你们一些启示,那么我在这儿扯直喉咙地讲,诸位冒着烈日来听,就是完全值得的了!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合照

 

合照

 

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