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馆里且行且思
4月19日,晨光熹微、初阳东升,高二年级全体师生驱车前往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开启了主题为“探秘海洋文化,保护海洋生物”的春季研学活动。
这多云天,我们的心情也如同那清风中的花朵一样飘摇起来。我们背上满满的背包却让人觉得一身轻松,有用不完的朝气、掩盖不住的喜悦。抛去洗脱忙碌学习中一身疲惫的意义不讲,本次前往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外出活动更是给了我们一次接受自然教育的机会。诚然,像海洋馆这类性质的动物园束缚了动物的自由,从尊重自然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然而换个角度来看,动物园、海洋馆的确是很多像我们一样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接触自然的成本最低、最便利的渠道。
我们走遍了鲸鲨馆、北极熊馆、中华白海豚馆等等,在惊叹动物奇妙的姿态、憨态可掬的行为之余,更激发了我们不止步于了解它们的名字、深入探索其行为习性与生活环境之间是何种联系的兴趣,这应该算是一次沉浸式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循序渐进、富有浓烈兴趣的求知。部分海洋馆也为一些珍稀物种的繁育保护做了贡献。“极地世界”里两只酣眠的北极狐的模样在我心底难以磨灭,令我最终明白了海洋馆所应存在的这层含义。
游赏过程,我常难以抑制地思索我们究竟该以何种态度看着待海洋馆这类场所——也是叹为观止的海豚表演、露天底下向游客作揖乞食的棕熊所激发的思索。仔细想来,我得出两点:一是心怀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态度。倘若只是将园内带有攻击性的一些动物视为困兽,甚至戏逗、恫吓这些动物,那这样的心态与行为简直可鄙;二是常怀谦逊学习、开阔眼界之心。一天的游玩,大部分来海洋王园参观的游客,还是走马观花一般,也许一走出园区回头就忘了刚才看到动物叫什么,丧失了学习和进一步了解动物来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便与现代人建设和参观游览海洋馆这类动物园区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我们为学习忙碌,为生活奔波,似乎每日都步履匆匆。在这里稍作休憩,稍有点心得,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