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自卑、胆怯是男性女性化吗?

作者:高三年级 张沛钧 发布人:俞惠铭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高三年级的张沛钧。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柔弱、自卑、胆怯是男性女性化吗?


0

2020年5月,全国政协常委斯泽夫在《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的提案中称,他通过观察发现现在中国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他称之为男孩子“女性气质化”。这引发广泛争议。在此我想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这个提案从定性到提议都非常有失偏颇。首先,他的提案可以粗略概括为——女性,柔弱、自卑、胆怯。但是,柔弱、自卑和胆怯应当是性格问题,即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和这种态度相对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男性和女性都可能有这几个特征,这个应该和性别无关。

其二,这三个定义非常模糊。柔弱指的是生理还是心理?是身娇体柔易推倒,还是性格敏感脆弱?自卑是对他人的畏首畏尾还是对自我的评价过低?胆怯是害怕社交还是“不敢追逐梦想”?由此看来,这三个词并没有实质指向,而是脱离了个人环境强行抽出的三个粗略的概括。

其三,所谓“小鲜肉”,“奶油小生”的说法,我也不赞同。这是网民对艺人们粗犷刻板的印象。大家可知道,韩国的造星工厂背后的地狱式训练和几乎残酷的竞争压力?据透露,造星工厂是彻头彻尾军事化管理和没日没夜的跳舞。成百上千个练习生中仅能抽出数人组团。韩星能席卷亚洲靠的是魔鬼式的加工与艺人无尽的汗水,而不是靠所谓长的帅。某种意义上说,支撑艺人们精致脸庞的是健美健壮的体格和宽阔的胸肌,当然也有姣好的面容。国内的诸多艺人和韩星一样,他们光鲜亮丽的另一半,是坚强的内心和卓越优秀。比如,黄子韬伤到坐轮椅去买药,脚踝受伤也要坚持到节目结束;比如,易烊千玺备考五十天能以第一名被中戏录取。至于网络对艺人的诸多爆料,往往是定向的、有针对性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诸如“伪娘”“女装大佬或者“力速双a弱女子”等等都已经被广泛接受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坦然面对每个人合乎法律和道德的言行。有人变性为了跳好芭蕾舞,艾玛剪短头发气质潇洒。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撇去性别的隔阂,每个人都是完整的人,是独立健全的人,每个人都有追求爱好的权力。在言语行为上强制区分性别属性,不仅仅是制造性别对立,更是在潜意识中暗植对女性的歧视。

与其区分柔弱、自卑、胆怯等是不是专属于男性女性的,倒不如更应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开放与包容,并非只是经济上的,更是文化上的。社会在进步,人们更有机会成为自己,就算是性格柔弱等,也不应该成为被改造的重点对象。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