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附十字校训的理解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二3班的韩卓毅。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我对中大附中十字校训的理解。

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也是中山大学的校训,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去年的我,在中附的开放日懵懵懂懂的走进校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主席台左手边这块大石头,上面有这十字校训。此外,附中的五座教学楼,也分别是博学楼、审问楼、慎思楼、明辨楼、笃行楼。起初,我也对这个十个字的校训不明就里,但是经过一年在中附的学习,我发现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十个字。
博学,顾名思义,就是知识渊博。在我们的日常上课中,“博学”一直可以得到体现。课堂上,老师孜孜不倦地传授给我们知识,同时,还教给我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此外,中附还在方方面面提供和创造让我们拓宽思维、广泛学习的条件。就比如说,去年的科技节和今年的艺术节就有很多活动是我们不擅长或者根本没听说过的,比如云梯计划、大晶体制作活动等,但是老师们鼓励我们去尝试,尝试一切不可能。再如,今年我们参加省数理化竞赛的团体项目是“智战疫情”,我和罗晨轩、雷卓伦三人小组团结协作,努力创新,获得了省二等奖。我的个人论文答辩项目以“通过scratch程序构建数学模型探究佩戴口罩和接种疫苗提高在新冠疫情期间个人防护率的重要性”获得答辩之星。通过为了完成答辩,我独立完成了查阅文献了解戴口罩保护率和接种疫苗提高防护率等数据、设计编程模型、撰写论文和制作PPT。这些活动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了我们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此外,中附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教授和专家的讲座、论坛,例如,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冯民军教授的数学思维课、中山大学心理学系高定国教授的《自控力及其培养》、广州美术学院黄小捷博士的《有趣的艺术与了不起的发明》。这些课程足以让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审问,是让我们有自我审查的习惯。而明辨,则是让我们明辨是非,分清对错。因为这两个是相对的,所以我就放在一起说。中附有很多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如果我们与其他人不一样,我们就会注意到,从而进行自我审查。久而久之,这培养了我们自我审查的习惯。举个例子,跑操的时候,如果大队一起跑的时候我落下了,那就会很尴尬,然后我就会在速度或者耐力上加点劲。但是这点也有可能不好,也许会造成盲目跟风。因此就需要我们养成明辨的习惯,判断是非曲直。中附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就是明辨思维的体现。
慎思,就是谨慎地思考。而笃行,就是脚踏实地。慎思的思维在我们日常学习中有所体现。老师总是让我们尝试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给了我们充分的信任和鼓励,让我们用多种方法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想,从而达到慎思。老师还会经常提醒我们注意各种生活和学习细节,以达到笃行的目的。比如,在做数学题时——写解原式、画数轴、写答等,老师总会提醒我们各种解题细节,要求我们要有“宁可多写一千,不可漏写一个”的笃行态度。
总之,这一年来,作为一个中附学子,我深深体会到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相信这十个字也会伴随我今后的成长!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