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撤回的107篇论文到中附的德育作业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二7班的邹正阳。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从撤回的107篇论文到中附的德育作业。
4月21日,世界学术出版巨头斯普林格出版社宣布撤回《肿瘤生物学》于2012年至2015年发表的107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全部来自于中国作者,涉及国内知名医院、医学院的524名医生。这些文章涉及的问题共同点均为:在“同行评价”,即评审人的建议中,涉及造假、抄袭等问题。
这种行为听起来确实令人深恶痛绝,但这也恰恰体现我们当今学术界的积弊——学术造假严重泛滥。一些学者为一味追求名誉和利益,走上了令人不齿的不归路。本来,作弊造假的问题我们从小就要面对。每次考试,老师都要特别交代,诚信应考,不得作弊。作弊可能说明一个人的道德不佳,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为什么这些硕士博士毕业的专家学者还要这么这样做?可见,道德不一定靠得住。那么,靠什么?靠舆论的监督,更要靠法律法规。希望国家能够加强对造假、抄袭的打击,出台更严厉的关于保护著作权,严惩科研、论文造假的相关法规。
说到这里,今天我还要提一下我们学校的德育作业。初二的同学们,还记得那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作业吗?还记得自己是怎么做的吗?恐怕不少人都是复制、粘贴、拼凑、修改一些文字,搞定完事。于是,一份份枯燥乏味、毫无个人见解的长篇大论就这么出炉了。有几个同学是认真去了解什么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且认真写下了有自己独有见解的报告?我承认,这个作业难度不低,做起来确实有些要人命,但这不是我们草率应付,甚至抄袭的理由。
我们真的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吗?有人说,我们还可以重新来过,但我们还要多少次重新来过?中国社会需要的是独有的、有价值的见解,而不是十三亿遍同样的重复;需要的是诚信,而不是天衣无缝的欺骗。
所以,哪怕是必须面对以分数论英雄的考试,我还是想说,我们应该诚实地学习。很多题目都有标准答案,有标准的答案就可以复制、粘贴,如果我们这么做,学习就流于形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就等于自欺欺人,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而且,作弊会使我们懒于思考,使我们贪图利益。其实,学习大可不必成为一种负担,而可以是一场思想上的解放,头脑上的风暴,哪怕是面对枯燥的德育课。
我希望我们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诚信为社会贡献出进步的动力,希望我们从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和做起。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