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和巧搏
我是初一8班的方若涵。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拼搏和巧搏

在一个多月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良好的比赛成绩。我看了很多场比赛直播,认真体会到了拼搏的含义。我认为,拼搏包含两种涵义。第一种拼搏,是用超人的坚毅与恒心换取成就。
9月4日晚,东京残奥会女子篮球决赛,中国队对荷兰队。那场比赛打得的确辛苦,最后,中国队以31:50摘得银牌,这也是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首次登上残奥会的领奖台。比赛中,两队的比分前前后后,竞争很激烈。看着运动员们一次次卖力地使劲推动轮椅,一次次努力将球护在怀里,一次次用尽全力尝试投篮,我的手心都出了汗。我赞叹这些残疾运动员的勇气与努力,还有她们对篮球的满腔热爱。赛场上,她们好像不再是那群失去双腿,遭人嘲笑怀疑的女孩,而是一个个怀揣着梦想的勇士。试想,一个健全的普通人,想要完成好一场比赛,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何况她们双腿残疾。想想我们这些健全人,常常会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真的汗颜。
我要说的第二种拼搏是拼搏的方式,就是巧搏。巧搏,即用巧妙的、但不是投机取巧的方法获得成功。电影《夺冠》中,我们看到了女排教练郎平几十年来对队员们的训练方式的不断变化。30多年前,当时女排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运动员们只能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超高强度训练,来弥补设备、体能的不足。一次次强有力的拍击将墙壁击出一个个坑坑洼洼的印记。三十年后的今天,不管是设备、信息,还是人力、财力都有了明显的优势,所以郎平教练采用了另一种训练方式,劳逸结合。她鼓励姑娘们去谈恋爱,去打扮自己,让她们在高强度的训练之余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这样姑娘们会更加投入到每一次训练,尝试不一样的球法技能。同时,郎平还从不同行业广泛筛选合适的运动员,从精英中挑选精英,多组合的训练方式让时间成本大大缩短,效果显著。拼搏不是指“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而是更应该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不断调整训练方法,这就是巧搏的意义。
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来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者小目标。在达到自己的目标过程中,我们当然需要坚毅与恒心,但仅有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不断调整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这就是我对拼搏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