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艺术节让我历练升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早上好!
我是高二2班的王惠琳。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第十四届艺术节中的所思所想、所获所得。
本次艺术节的主题是“激活审美趣味,开掘感性智慧,拓宽成长路径,致敬百年光辉”。起初我觉得这个主题好啰嗦,但在参加了艺术节近10个项目后,发现这主题说的还真在理且蕴含丰富。
这届艺术节,我参加的主要活动有:手账、榫卯结构、插花、环保时装设计、摄影、记录片制作、生化实验、微电影拍摄和文学征文。先说说我的“插花”和“微电影”。微电影创作灵感来源于插花,而插花作品的灵感是来自于我的一次花卉市场体验。
如今人们对玫瑰特别中意,而其他不出名但颜色与形态都很美的花只能退居二线,放在角落。这种由于大家都倾向于主流审美的现象导致了“美”的单一化。但本次插花比赛中,同学们都意识到“美”是多样性的。我们不仅选择了玫瑰,也选择了洋桔梗、绣球、风铃等作为花材去构筑作品。我的微电影也以“花之美 不止玫瑰”为主题制作完成。
艺术节主题中有一个词“感性智慧”,它是什么意思呢?。智慧总被形容于理性的方面。如果一个人能在复杂的关系中仍保持条理清楚、推理正确、答案满分,我们会说他“智慧”。但中央美院的副院长周海宏先生说“在艺术的创作中,没有真假与对错。艺术家们的智慧不是理性的智慧,而是他们拥有对感性样式的超强想象力与驾驭感性材料的超人能力。”所谓“开拓感性智慧”,就是希望我们都能自由地去展示自己多元多彩的创作想法。我的纪录片《学农小记》没有什么高水平的转场、特效、构思,我用相机把学农的美好瞬间都记录下来,再把它们全部剪接在一起。开始,我以为大家在看到30分钟的时长时就准备退出页面,但没想到,不仅是同学,连老师都完整的看完了。他们不仅赞赏“拙作”,还分享给家长。我很喜欢记录生活,什么乱七八糟的,只要觉得有意思就喜欢把它拍下来。艺术节的不少作品其实就是我平时的一些积累。所以如果你也有自己的小爱好,无论是什么,都不妨分享出来,你的“感性智慧”也许就这样被挖掘出来了。
“榫卯结构作品制作”就是制作“鲁班锁”。我与同学配合先切割好了所需的材料,结果尝试了几次都拼不起来,在向老师请教后又尝试了十几次,还是拼不出来。最后还是得老师帮忙。在这个过程中,我十分佩服古人的智慧,一个字去形容,“妙”啊。
最后,我想说:不管你是会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还是原创辩讲、科技人文,又或是对艺术有着自己的想法,都欢迎你参与到艺术节来,让我们共同打造出一个艺术校园。正如严校长在前面某一届艺术节闭幕式致辞所述:“世界的丰富、温度和迷人皆因艺术的滋润与装点,而对于个体而言,如果没有艺术,我们的生活将会单一、乏味而有缺憾。”所以艺术因之而具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艺术使人生完整,艺术节使学校完整,艺术节让我历练升华!
感谢各位的聆听,我的演讲到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