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予己为善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初一(3)班的黎紫琦。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与人为善,予己为善”。
前不久,学校剪报栏曾有一篇文章《学会与人共处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提到与人共处是一种生存能力,我深有共鸣。我认为,友善是与人共处的基本前提。
下面,我从一则事例说起。今年2月18日,四川22岁男子胡某在武汉武昌一面馆就餐后与老板姚某发生纠纷,持菜刀将姚某砍死,并将其头颅砍断扔进垃圾桶。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让我们深思:人与人到底该如何相处?事件起因是店主多收了一元钱。胡某问为何多收?面馆老板的回答却是 “吃不起别吃”的伤人话,更有甚者,老板“掐胡某脖子并按在墙上”,胡某觉得忍无可忍,便动了杀心。很显然,姚某不应该这样对待胡某。而凶手胡某面对老板侮辱谩骂和动手打人,他该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还击可以,但不至于抄刀砍人。就算他不能做到息事宁人,设身处地理解生意的难做,但他可以报警啊。他们两个人都采用了极其错误的方式。
在此,我问大家:如果你是两位当事人之一,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别人的误会、冲动等对你造成了伤害,你可以“以牙还牙”,也可以“冷静以对”,甚至能够“以德报怨”。你选择什么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被人如何待见。
我所持的态度是:与人为善。那么,怎么做到“与人为善”呢?
首先,要待人真诚。与人交流尽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口是心非。注意用语,避免尖酸刻薄、出言狂妄。
其次,要宽容大度。多为他人着想,胸襟宽阔,不计小怨。遇事不顺不可先责怪别人,挑他人的错处,而应先自我检讨。当别人对不起你的时候,不要耿耿于怀,以牙还牙就更不对。
再则,要心怀善意。看到别人的成绩和进步时,不要心生忌妒、猜疑。若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借鉴学习,才能相得益彰。见到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时,不要幸灾乐祸,更不能落井下石,多想想你也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
最后,要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常怀友善之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解囊相助。
大千世界,各色人等,人们的个性、爱好、观念迥异,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有磕碰和摩擦。与人为善就是予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那么你与他人就会处在融洽的氛围中,矛盾自然会消解,友情就会被培植。
前一段时间,我的脚受伤了,老师、同学们和舍友都热心的关心我,帮助我。有的扶我上下楼梯,有的帮我背包。我能感受到他们是发自内心地帮助我,我很感动。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也会乐于给予。
最后,我用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巨婴国》书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讲话: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一个完整的生命即是一个英雄之旅,完成了这个旅程的人,最后会发现,外部世界的善与恶,和自己内心的善与恶,是一回事。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