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与妥协
各位同学、老师、家长:
大家好!
在个体生命进程中,成人礼饰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仪式后对于个体而言,意味着对懵懂无知状态的摆脱。与“启蒙”有所不同的是,这种状态也许并非人自行赋予的,这种无知与不谙世事更多来自生命长度和阅历厚度的不足。《礼记》中认为冠礼乃“礼之始也”。除此之外,女子的笄礼在《礼记》中也不乏详实的记载,这表明成人礼历来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成人礼是有着丰富内容和严格程序的一种礼制形式。因此,在该篇稿件落成前,我一度颇具探究成人礼及“成人”之深刻伦理意蕴的信心,未曾想到的是踌躇伏案,灵感却渺如云烟!面对考试习题,我研究题目的答案详解,面对学科教学,我学习分解水解因式分解,面对撰写成人礼上发言稿,我甚至有更多不理解!不解的来源:一为成人礼活动的举行是否对进行由孩童向成人的身份转变过程的学生个体给予充分关注,二是以象征性的服装代替校服是否发挥学生身心齐向成人角色靠拢的隐喻作用。
但成人仪式接踵而至,这样,礼节仪式、责任与展望自然成为了落笔点,这可以说是妥协的结果么?是我对不解的妥协,也是温度向风度的妥协,是现实年龄向约定日期的妥协,正是有彼与此的妥协,才有当前齐聚一堂的圆满,才有家、校、学生三者有效互动的实现。这又似乎在诠释:妥协乃现实之需!是啊,集体生活中需妥协以凝聚、汇力;人际关系中需妥协以执中、谋合;自我独处时也需妥协以反思或寻本。这般妥协,不失为一种成全。
或许,妥协只能是一种态度,而不能被固化为一种习惯。分歧面前妥协是选择,原则面前妥协则是失责。历史时刻时常承认不妥协,历史前进,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的妥协,也需要理性的抗争。不妥协的对象可以是怠惰的内心、不堪的邪思,也可以是陈旧的观念、失衡的秩序。除了抗争,不妥协也同样表现为突破。通过成人礼寻求的孩童向成人转变的认同便是身份突破,进而追求内心层次与成人角色相匹配则是思维跃迁。若干年后当诸位仍有勇气站在成长的延长线上,突破年龄作为青春的唯一尺矱,敢于试验造新,追求毕生所逐,便始终都能处于青春的进行时。
如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在出走玩偶之家前那样发问吧:“我真不了解。现在我要去学习。我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如玩偶之家的大门怦然关闭的余响那般憾动吧,愿成年并成人的祝福伴随誓言,掷地作金石声,江流石不转,美梦总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