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开题 砥砺深研
——我校召开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
1月7日下午,我校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论证会上,由我校副校长刘勇斌老师主持的《基于6“E”的STEM+中学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以中大附中为例》成功开题。开题会由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佘晓棠老师主持,特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朱新秤教授、原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研究员傅荣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科研与教师发展处、正高级教师贺建老师作为课题评审专家莅临指导,我校领导、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论证会。
开题会上,佘晓棠老师宣读并向课题负责人刘勇斌老师颁发了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立项证书。紧接着,刘老师分别从课题研究问题与意义、研究过程与方法、具体分工及实施路径、研究预期成果等方面向专家们阐述了研究的动机和困惑。他强调,如何实现6E-STEM+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中的效果评价,如何将6E教学环与STEM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为该研究最大的难点和困惑点。
针对课题负责人的疑虑,专家组成员均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法。贺建老师认为该课题是有意义的,是解决中国当前的分科问题存在的弊端的一种尝试;他认为,该课题的开题报告等相对规范,格式、文字表述均有较高的水平。贺老师建议课题组成员在做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界定清楚6E学习模式和STEM校本课程。同时校本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有清楚的解释和说明。傅荣老师认为该课题具有挑战性,是创新的、有意义的。他认为,在理解这里的6E学习模式时,可以不是绝对的、封闭的,而是开放式的,建模的目的是实际上是为了脱模。因此他建议课题组成员在理解该项目时需要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学校的文化因素。朱新秤老师认为,课题组可以借鉴5E的基本的内涵,对6E设计型学习模式进行深层次的说明;他认为stem教学需要结合项目式学习,将科学探究、信息技术学习等环节进行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stem素养的目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大附中特色的6E-STEM学习模式。
刘勇斌老师对几位专家的点评和指导表示感谢,他说,专家的建议和点评让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自己将带领课题组成员不断学习、钻研、务实求真,把课题研究立足于教学实践中,确保课题最终达到预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