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亮风采,四项评比见功夫

作者:吴燕雁 发布日期:2022-01-17

       为期一个月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比系列活动近期在我校紧锣密鼓开展,我校文理科共三十位青年教师,在作业设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说播课共四项系列评比中齐头并进。每位教师历经个人设计、科组磨课、统一测试等环节,在严打细磨、层层锤炼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倾情呈现异彩纷呈的教育教学成果。

序号

比赛项目

主题

时间

1

作业设计

自选

第11-12周

2

教学设计

指定

第11-12周

3

课堂教学

指定

第13-14周

4

说    课

指定

第14-15周

 

作业设计,“减负”需当先

在作业设计的评比过程中,我校贯彻《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从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属性分析、作业内容设计、作业质量评价等方面规范教师作业设计,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科学有效设计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广泛提升作业质量。

如生物朱术超老师在《细菌和真菌》单元作业设计中,改变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在假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某一项发酵食品的制作,形成文字、图片或视频等直观实践报告,在班级展示、交流汇报并评比颁发奖项。该项作业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现实日常生活建立关联,侧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小组合作、表达交流等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4c9e10f71837d56bd857a554e40f5381e4323d1f8669fd863b45a7ba384460

教学设计,尽显教师课程观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程观的实践方式,是展现教师对课程标准及目标的理解、教学内容的设计及教学方法的实施等综合体现。在此次教学设计评比中,我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引导青年教师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如历史黄嘉泳老师在《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单元教学设计中,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围绕立意,设计“千年来未有之变”与“变中突困”两条主线进行教学,强化学生课堂学习成效。

课堂教学,汇聚“教与学”火花

    课堂教学展现了教师教学理性层面的教学智慧及个性方面的教学风格,也集中呈现了学生“学与思”的过程。在真实的教育场景评比中,既能锤炼教师的教学能力,又能通过课堂生成,评估学生知识及智力激发行为的有效性,洞悉学生的学习成效,是“教与学”火花碰撞,探索知识奥秘的高光时刻。

例如在英语唐思琪的The Trojan Horse主题词汇课堂中,基于对学情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联想单词、识辨词汇、复述篇章、辨析词族等教学环节,课堂中播放由班级学生扮演特洛伊士兵并为其配音的视频,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也为词汇教学提供具体的情境。

说播课,微探教学成效

以“言说˙评议˙跃升”为主题的说播课,采用现场评比同步网络直播的方式,旨在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和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教师“说播”结合再现真实课堂,分析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成效及特色,引导青年注重过程性教学,形成良好的教育反思习惯。

如数学梁海丽老师在《基于STEM教育理念跨学科教学——分式的通分和约分》的主题说播课中,介绍了其与物理老师贾军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结合,开展跨学科教学的经验。通过跨学科合作引导学生学会将分式约分和通分的知识,运用到探究及验证物理中物距与像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发展,引导学生感受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快乐。

这场汇聚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评比系列活动已缓缓落幕,留下了青年教师令人欣喜的教育教学成果或思想火花,教坛有路,未来可期!

 

 

 

 

说播课赛后小记

梁海丽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教研处举办的中青年教师说播课大赛,并获得了不错的名次。基于此次说课,我有以下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的描述需突出逻辑线。

在说播课准备阶段,我观摩了不同学科的说播课视频,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对教材和学情做细致的分析,并能够清晰的讲解教学设计意图,但是在讲解教学过程时,容易令人感觉内容繁琐而杂乱。因此,在阐述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厘清了教学过程的逻辑,在基于STEM教育的理念指导下,采用5E教学法进行本节课教学,即吸引、探索、解释、深化、评价环节。并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以物理学科中的物像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作为问题引入,从而展开本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即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再引导同学们利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情景中的物理问题,从而达到跨学科学习的目的。

课堂视频的截取需要体现教学理念。

在说播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占时3-5分钟的视频,对说播课的整体观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视频的选取上,我根据5E教学步骤为每一步的教学环节精心截取教学片断。例如,在吸引环节,我选取了跨科同构中物理老师的任务引入片段;在学生解释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上台讲授解法的片段;在深化环节,我特地截取的是学生的实验讨论环节,体现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都需要抓住每一次自我提升教学水平的机会,说播课无疑就是展示我们的授课逻辑、反映控课能力的平台,参赛让我成长!

教学设计赛后小记

黄嘉泳

 

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指向学生在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始终把问题作为学生发展的载体。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在运用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时,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通过创设复杂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课程标准》强调情境设计的复杂性,我们要将其理解为要尽量多角度地创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情境。在《两次鸦片战争》一课中,“以复仇女神号”相关材料为线索,引导学生以小见大,体会同时代中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方面的不同走向。

第二,通过创设开放的情境,帮助学生多元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根据历史解释素养的四个水平层次,我设计四个具有连续性和递进性的问题,从多角度探讨对同样事实却有不同解释的原因。

第三,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将自己置于19世纪中期,感悟少数士大夫在传统观念仍占主流的背景下勇于挑战的复杂心态,从而实现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学习往往就是学生在各种复杂的情境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新问题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快乐,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提升了思维的水平,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地。

 

 

 

 

 

课堂教学赛后小记

唐思琪

     

我校在本学期举办了一系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比活动,外语组推出了以词汇教学为主题的精品公开课。122日,我面向初二8班的学生,在录播室上了一节词汇复习课。本节词汇课的文本选自于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TheTrojanHorse。我在深入研读原文文本后,将整个故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一匹木马一个计谋一场成功,并设计出一位特洛伊士兵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从他的亲身经历出发串联起整个故事的三条脉络。

       不少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总是停留在课堂抄笔记、记下中文意思、背诵相关用法的层面。为了改变学生对词汇课的刻板印象,我在授课过程中别具匠心地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由本班学生扮演特洛伊士兵并为其配音,让他作为战争的亲历者和讲述者,串联起本节课的各个环节。这样一来,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历史故事之间的距离,还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本节课还设置了破译密码的小游戏,学生们经过讨论,一同破译暗含着“军事机要”的密码,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课后评课环节中,外语组科组长张颖老师评议说,本节课既对单元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又对目标词汇进行了复习、加工和消化,与此同时还有了自我创新和产出。初二8班的学生课堂表现亮眼,紧跟课堂节奏积极思考,在产出环节踊跃分享小组成果,成功展现出了学子们优良风范。

       课堂教学技能评比活动的开展,让我们青年教师得到了磨练、提升,夯实了驾驭课堂的基本功,能有力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作业设计赛后小记

朱术超

 

我校在本学期(11月份)举行了青年教师作业设计比赛,作业设计就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老师们设计的各项作业体现了以下主要几个特点:设计目标明确、注重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作业评价多元、切实减负提质;体现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设计等等。

 

我的参赛设计基于这样的想法:一方面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学情,设计初二年级当前正在学习的《细菌和真菌》单元作业设计。另一方面,基于“双减”背景,充分体现“减负提质增效”,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特色和日常生活实际,围绕本单元重要概念,利用周末或者假期进行小组合作的发酵实践作业,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我设计的本单元的作业中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如下:以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为主题,学生利用周末或者假期时间,小组合作、自选完成以下具体某一项发酵食品的制作(面包、馒头、泡菜、酸奶、腐乳、米酒、果醋等与发酵相关食物),并完成实践报告(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班级展示与交流汇报,学生互评为主、结合老师评价,综合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