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应有的素质
——思政第一课
作者:刘细谦
发布日期:2022-02-26
2月24日上午,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有关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严钦熙校长在高一(2)班开设了主题为“高中生应有的素养”的思政第一课。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严校长讲政治,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善于化解矛盾或困惑。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去年开展的关于高中生素养的学生调查为导入,引导同学们思考高中生应有怎么样的素质。创新思政课的形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关注国情社情学情。这样的思政课,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灵活生动。思政课教学就是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严校长提出“高中生应有什么样的素质?请你列举你认为应有的素质。”等问题,同学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高中生应有诚信素质”、“自律”、“创新和自立能力”、“思辨质疑能力”等等。在师生对话互动中,道理越辩越明晰。严校长强调,不仅从办学理念、校训,还是校风、学风、教风的建设等方面,我校都与党和国家提出的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相一致。
严校长进一步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点明我们为什么应该要有这些素质的原因。他说,人生是一场旅行,人生是一个收益。当一个人的素质越来越高时,首先有助于自我的成长与完善,再推己及人,利他利人利社会与国家。随后展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关于高中生素质的思考。一位同学在他的文章《品质》中,鲜明指出我们应有爱国、诚信、责任心等素质。
思政第一课中,严校长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同学们种下要提高自我素养的种子,引导着同学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