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有趣的物理课

作者:初二(7)班 何姿美 王薇乔 发布日期:2022-05-30

        5月26日下午,姚大潮老师在录播室为初二七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关于杠杆及其平衡条件的德育渗透公开课。

        姚老师以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开始。接着给我们展示了有关几个杠杆的例子:如跷跷板、活塞抽水装置等,再询问大家现实所见的还有哪些杠杆类工具,同学们积极回应。老师接着介绍了杠杆的定义以及支点、动力、阻力等名词。姚老师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支点、动力、阻力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并让同学上前展示自己的理解。在老师的提示下,大家还得出了如果动力方向相对于支点顺时针,则阻力方向相对于支点逆时针,反之亦然的结论。

        姚老师顺势提出疑问:“杠杆怎么样才算平衡?杠杆的平衡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在短暂的讨论后,我们得出: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便说杠杆平衡了。那么杠杆的平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老师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做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

        实验开始前,我们先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任何重物(即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姚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为了更加方便测出动力臂与阻力臂的距离。我们又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得杠杆平衡,并将两侧的钩码拉力与动力臂、阻力臂数据填入表中。通过找规律的方式,我们发现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姚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实验方式,即当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一侧的实验。老师再次向大家提问:“为什么要做动力和阻力在支点不同侧与同侧两次实验呢?”并让大家自己思考,得出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原因与道理。

        老师将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了变式,并让我们做了几道关于变式的题目。

        我们沉浸在老师设计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中,课堂活跃而有序,相信大家对相关物理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